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市属 >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 > 教育教学 > 教学信息

2024年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教学活动信息

发布日期:2024-09-09 16:38 信息来源:济宁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1.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质。自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颁布以来,道德与法治学科迎来了全新的改革和挑战,作为山东省首批大单元教学培育学校,济宁学院附属小学一直重视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成为大单元教学的践行者。1月份,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教育联盟各校区执行校长、分管主任及道德与法治教师汇集于校本部,共同研讨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道德与法治教学。附小校本部仲亚洲副主任向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致欢迎辞。校本部李燕老师执教的《冬天来啦》是《冬天虽冷有温暖》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以单元大任务“迎新年,装饰主题墙”为切入点,学生初步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为小组合作制作主题墙打基础。学生通过筛选冬天的图片,初步感知冬季与其他季节的不同,生成本课的子概念"变化"。为了进一步检验目标的达成度,引导学生思考身边有哪些变化,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身边的人、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最后以“我们发现了这些变化,接下来还可以做些什么呢?”的问题结束本课,让孩子们带着思考继续接下来的学习。第二节课是附小校本部蒋文文老师执教的《我不冷啦》。这节课以目标为导向,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装饰黑板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体会季节的变化,在资料筛选的讨论中知晓应对变化的方法,在分享交流中感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体会天气虽冷有温暖。第三节课是附小科苑校区毛传真老师执教的《过新年啦》。这节课上学生通过装饰黑板,体会过新年的变化,感受过新年的快乐,通过观看新年在岗工作者的视频,对比自己快乐过年的背后,是有一群人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地无私奉献。孩子们在对比中感受节日因他们而温暖并懂得感恩。第四节课是附小太白湖校区陈苗苗老师执教的《我长大啦》,对整个大单元进行了梳理提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多方面的成长变化,意识到积极应对变化,才能健康成长,并意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感受温暖、传递温暖,从而意识到自己每天就是在这样的点点滴滴中,一天天的在长大。四节课结束后,教学管理中心耿乐主任介绍了本次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做法,从转变教学理念,拟定、修改单元大概念,设计驱动性任务到多次备课、磨课,团队老师在迷茫中艰难前行,最终在钱校长的引领下,呈现出了这次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实践,这次尝试将激励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大单元教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最后,钱广书校长进行点评。钱校长首先对道德与法治研课团队各位老师的探索精神给予称赞。同时钱校长还提醒各位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大单元”意识,学会将碎片化的知识、直观性的生活经验进行归纳、梳理,形成具有可迁移性的概念,日常备课要跳出单一课时的框架,放眼整个学段进行知识构建。大单元教学是“素养立意”育人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打通“学习知识”到“提升素养”的最佳方式。

2.新绿溶溶涨暖香,春来无处不风光。为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11日,教科院各学科教研员及专家一行16人莅临我校,分别对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心理健康、传统文化、学前教育进行了实地教学调研视导和深度交流,力促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走深做实。朱云峰副校长从深化教学改革、聚焦立德树人、助推教师发展三个维度向教科院领导及专家做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汇报。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各学科教研员深入课堂一线开展听评课活动。我校教师在“基于大单元视角教学评一致性”校本教研方针指导下,精心备课,巧设情境。课堂上,老师们紧扣教学目标,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教学技艺和丰富的课程理解,向各教研员展示了学校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听课结束后,教研员与来自各个校区的老师分学科进行了评课教研。教研员们听取了各科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经验分享和面临的挑战,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老师们认真听取专家们的指导与建议,获益匪浅。最后,济宁市教科院祝院长对本次视导情况做了反馈总结。祝院长充分肯定了附小在教学工作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他期望附小总结梳理本次调研视导成果,能以此次教学视导活动为契机,在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模式、转变评价方式、创新考试命题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大优秀成果的推广,发挥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3.为深入实施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和大单元教学,促进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专业成长,4月28日至5月11日,我校举办了首届“青研杯”教学展示活动。活动分为语文、数学、综合三个专场进行。共有来自10个学科的38位老师展示了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前,教学管理中心为参赛教师开展培训,解读新的评价标准,提出具体要求。把单元整体设计、大概念的提炼、学习目标的确定、评价任务及标准、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维度。为了呈现自己最好的课堂样态,参赛教师积极体现新课改理念,加班加点,认真备课;所在教研组老师积极帮助赛课教师备课、试讲、上课,分工协作,彰显团队力量。展示过程中,教师精神饱满,各展风采,集中展现了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风貌,充分彰显了我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单元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本次活动在发挥评价选拔功能的同时,更注重发挥评价的促学功能,评委小组依据钱校长提出的“少说优点,多说问题”、“少说内容,多说方法策略”、“少说教师素质,多说学生学习”的 “三少三多”评课总要求,对每节课进行评课研讨。为了评“准”、评“对”、评的有理有据,每位评委也提前认真研读每位老师的单元设计,查找相关资料,备好“评课”,与参赛老师共同提高。5月24日,学校为本次活动举办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典礼由教管中心耿乐主任主持,朱云峰副校长宣布获奖教师名单,钱广书校长、安继霞书记、孔慧源主席分别为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金明老师代表获奖教师发言。她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青年教师如何在学校领导和团队的帮助下,克服困难,用行动践行新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的成长历程。朱云峰副校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活动呈现出完善课堂评价标准体系,强化评委引领指导作用,彰显教研团队集体力量,推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努力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等特点。同时就大概念的提炼、学习目标的设定、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情境和驱动任务的设计、教师在课堂中角色的转变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今后,学校将继续加强校本教研,改变过去各教研组和学科教师“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开展教师间、学科组、校内外的各种协作型教研,改变教师对既有思维模式的“路径依赖”,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深入探索大单元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和实践样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4.“研”语绽芳华,聚力“新”成长,共赴一场思维碰撞的视听盛宴!为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落实大单元教学工作,济宁学院附小办学联盟于6月11日齐聚附小本部阶梯教室,开展了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上午是数学专场,下午是语文专场,分为课例展示、专家点评和报告两个环节。数学专场:第一节课是附小乔羽校区高兰云老师执教五年级整理与复习课《测量》。本节课以“选购窗帘”为大情境,学生在测量、购买、配送的任务下复习了长度、面积、体积,体会到测量的本质是计量单位个数的累加,顺势引导学生迁移到质量、时间和角度等的度量,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完整建构起有关测量的核心概念。第二节课是附小本部孙永君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统计》。整节课围绕“征订校服”的大情境以及“我们班订每个尺码的人数是多少?”的大任务,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来整理数据,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感受到图和表结合的优势,最后由本班校服征订情况推测整个一年级校服尺码情况,体会“数据可看见”“数据会说话”。第三节课是附小冠亚校区鞠仙主任执教的四年级数学关联课《玩转面积》。整节课鞠老师大胆放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借助钉子板充分探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中哪一个是万能面积公式。在鞠老师的课堂里学生们思维碰撞、畅所欲言,享受玩转面积带来的快乐。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的冯胜男老师对三节课例进行了线上点评,冯老师给予三节课例高度评价,聚焦核心素养、大单元整体设计和教学评一致对每节课深度剖析,同时也对每节课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此外,冯老师还指出大单元不仅是把知识简单整合在一起,应该以大观念和核心概念为统领,用情境贯穿始终,让学生深度学习,自主体会、建构核心概念。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的李艳君主任做了题为《育人方式变革下的新教学》报告,李主任指出新课标颁布后出现了三种教学的新样态,即大单元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无论哪一种教学新样态都需要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重构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结构化,以任务引领学生的学习。李主任还介绍了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大单元教学需要我们怎么做,结合本校实践案例诠释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流程和大单元教学校本推进路径,并在报告中结合我们的三节课例进行了分析,提出指导性地建议。语文专场:第一节课是太白湖校区的岳臻臻老师与二年级九班的孩子们带来的《祖先的摇篮》。岳老师以“寻找摇篮之趣”、“体验摇篮之趣”、“诵出摇篮之韵”、“续编摇篮之忆”四个进阶性的学习活动,推动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文本,深入文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尽情畅游原始森林,在摇篮里寻觅藏在其中的语言奥秘。第二课校本部的朱淑娴老师和四年级四班的孩子们为我们带来了《黄继光》一课。朱老师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黄继光言行在言行中悟品质。基于学情,聚焦动作,小组合作学习带大家经历了一场寻英雄足迹,致敬英雄之旅。第三节课是科苑校区的杨洋老师和三年级九班的孩子们带来的三下第八单元的《单元先导课》。杨老师用复述故事达人赛的大情境吸引孩子们展开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展现了大单元教学的多种样态和无限可能。山大附中的于红蕾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准点评,给予了大力的肯定和表扬,凸显了我们各校区在大单元教学中的扎实工作。报告中于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山大附中探索出的大单元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单元整体设计表,并以四年级上册四单元等多个单元整体设计为例进行了具体的阐释。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一线教育者的真挚,也为我们大单元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帮助。来自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教育发展研究院规划发展部的潘慧明主任,在线上对三节课例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点评。为我们大单元教学指引了方向,带来了思考,我们将在实践和思考中开拓进取,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