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市属 > 济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济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教师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24-09-09 10:47 信息来源:济宁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引言

1.1 制度背景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普通高中的教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至关重要。

1.2 制度目的

本管理制度旨在明确教师的职责与义务,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为学生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的目标。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全体教师,包括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实习教师等。

三、教师职责与行为规范

3.1 教师基本职责

1. 教学职责: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按时授课,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与趣味性。

2. 学业辅导:负责学生的学习指导与答疑,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3. 德育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品德。

4. 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学科教研、年级集备),参与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5. 家校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及行为表现,争取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3.2 教师行为规范

1. 遵守制度: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学校的利益与形象,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 尊重学生: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持续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积极参加专业培训、进修和交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4. 诚实守信:教师应诚实守信,对待学生与同事做到真实、坦诚,不进行学术不端或不正当行为。

四、教师管理与考核

4.1 教师量化考核制度

1.对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采用分学期进行考核,得出考核成绩。考核成绩作为教研组工作考核、教师评优评先、年终考核、职称晋升、聘定岗位、绩效工资奖励等的主要依据之一。

2. 教学计划:教师应根据学期教学计划,提前制定周、月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进度与目标,确保教学有序进行。

3. 课堂管理:教师应有效组织课堂,明确课堂规则,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确保学生专注于学习。

4. 教学资源:积极整合和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如教材、教辅书籍、多媒体设备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效果。

5.集体办公和请假代课制度:在学校规定的时间里,遵守办公纪律,完成教学任务,因病、事假离岗的,需履行必要的手续。

4.2 教学考核

1. 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审、管理层考核等,全面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

2. 定期评估:每学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定期评估,收集学生反馈和同事的观察记录,形成评估报告。

3. 反馈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其识别不足与改进的方向,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4. 结果运用:依据评估结果,优秀教师给予表彰与奖励,教学质量不达标的教师需制定改进计划并进行跟进。

五、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

5.1 职业发展规划

个人发展计划: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明确发展目标与措施。

5.2 培训与学习

1. 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涵盖教学技能、心理辅导、班级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

2. 内部培训: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内部培训,分享优秀的教学经验与策略,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

3. 外部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学术交流和专业研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

4. 学习评价: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与评价,将培训成果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促进教师的主动学习。

六、奖励与惩罚

6.1 教师奖励

1. 评优机制:每学年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鼓励教师积极工作。

2. 教学成果奖励:对取得突出教学成果或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师,进行表彰、表扬,以推动教师的职业发展。

3. 创新奖励: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大胆探索与创新,对有创新教学模式或方法的教师给予表彰。

6.2 教师惩戒

1. 纪律处分: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教师,依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停职或解聘等处分。

2. 考核结果:将教师的评估结果与晋升、奖励相挂钩,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可能面临岗位调整或解聘。

3. 整改期:对于受到惩处的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整改时间,鼓励其积极改正不足,并重新考核其教学效果。

七、教师管理的信息化

7.1 信息管理系统

1. 教师信息管理:建立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记录教师的个人信息、聘用情况、培训经历、考核结果等,方便管理与查询。

2. 数据透明:将与教师管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向全体教师公开,增强管理的透明度与公正性。

7.2 教学资源共享

1. 共享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鼓励教师上传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2. 在线学习:开展在线学习与培训,方便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

八、制度的修改与解释

8.1 制度评估:本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根据学校教学发展需要及实际情况进行修订,确保其与时俱进。

8.2 管理责任:学校管理层及教务处负责本制度的实施与解释,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创造良好的教师管理氛围。

九、总结

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加强普通高中的教师管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