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教育学院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经研究制定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请全体教职工遵照执行。
一、室内课堂教学
1.树立“学生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安全。上课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严禁学生在课堂上随意下位、走动或追逐打闹等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班主任安排专人进行学生考勤,严格核实学生异常缺勤情况,班主任要时刻清楚班级出勤情况。
3.任课教师要配备任教班级学生花名册,课前先清点、记载学生出勤情况,发生异常缺勤情况迅速告知班主任。
4.课堂教学融入安全教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密切观察、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等;杜绝出现学生发生口角、打架、斗殴等安全隐患;使用圆规、刀具和电源插座等要注意安全。
5.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避免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杜绝由于教育不当而导致学生出现的安全问题。
6.教师教学中必须坚守岗位,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中途不离开教室,不接打电话,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发生课内意外伤害事件。因离岗而引发的学生安全事故,任课教师要负主要或全部责任。
7.上课期间,学生因特殊情况需离开课堂,任课教师要准确研判核实后方可批准,课后要及时向班主任通报情况。
8.下课铃响后一分钟内,结束上课,以免拖堂影响学生上厕所、活动和做好下节课准备工作。因拖堂造成学生争先恐后上厕所和下楼梯拥挤而发生安全事故的,教师负相应责任。
9.调课填写调课单,私自调课造成空堂而而致安全事故的,调课双方负全责。
10.课堂教学不力失职,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在课堂发生安全事故,任课教师应负相应责任。
11.到专用功能教室上课(如多媒体教室、舞蹈室、音乐室、微机室、会议室),教师做好学生组织工作,提前培训学生功能教室的管理制度和相关设备操作规范,并严格遵守。
二、实训课堂教学
实验课教师及实验员保证实验课安全。
1.任课教师严格按教材或实验指导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用药品、器材在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安全有效。不得让过期变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药品进入课堂。
2.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必须做到:课前教师对要做实验的整个过程能熟练操作;对存在一定安全问题的实验,上课时一定先讲实验要点、安全注意事项以和处理安全事故的必要知识,并对重要操作进行示范和演示;整个过程中,对实验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确保安全。
3.任课教师领用的有毒物品,严格监控和使用。实验完毕后,剩余部分及时归还实验室,严防学生将有毒物品带出实验室。
4.所有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步骤进行实验。
5.学生离开实验室后,管理员和教师及时检查仪器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关好门窗及各种电器,做好使用登记。
6.如遇各种突发事故,立即科学处置或制止,并及时向有关处室汇报。
三、室外课堂教学
(一)体育课:
1.上课铃响前,体育教师必须提前到达教学场所等待学生的到来,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上下课前清点班级学生人数,认真核对学生出勤,若有无故缺勤或异常情况,应立即询问情况、查明原因并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3.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做好体育动作的指导和示范工作,避免技术规范不到位出现不安全因素,关注体质较弱学生和特异体质学生。
4.严禁学生上体育课衣服上别胸针、像章或其它证章等坚硬物品,不佩带金属或玻璃装饰品及穿皮鞋、凉鞋或高跟鞋。
5.对于因身体原因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安排其在教学场地休息、旁观,并给予关注,不可放任不管;如遇有特殊病因不能到上课场地的,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出现学生脱管的现象。
6.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迅速通知班主任和教学部。
(2)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3)班主任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
(4)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情况调查和性质认定。
7.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保证学生在准备、学习、练习等环节均队列整齐安全有序,不得出现学生散乱教师离场等严重违纪行为及安全问题。
8.体育组和器材室教师要适时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教学部,器材室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9.体育课因雨天或其他原因不能上室外课,教师要在教室内组织相应体育常识和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识传授,不能出现无授课内容的课堂。
10.对上课不及时到岗以及提早下课、提早结束教学任务,然后放纵管理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任课教师负全部责任。
(二)其它室外课
1.开展学生技能竞赛、室外实训、考试等教学活动时,要有组织者和具体责任人,要加强指导教师的防范意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开展校外实习实训、参观考察,直接组织者要在活动前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于开展室外教学活动前向教学部申请,报主管校领导,经学校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切实做好安全预案和防范工作,确保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