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邹城市 > 邹城市实验中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邹城市实验中学2024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落实情况

发布日期:2025-01-10 17:47 信息来源: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关心支持下,在“四大工程”“六大突破”的战略指导下,2024年我校围绕“三个聚力”,精准发力、纵深发展,积极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和跨越式发展“新高地”,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

2024年高考,我校本科录取589人,艺体录取126人,两项数据均居全市同类学校首位;刘颜硕同学顺利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是邹城市唯一被录取的空军;多名同学被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等985/211院校录取。学校被评为“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表现突出学校”“济宁市飞行员培养表现突出学校”。在全市教体工作暨师德师风建设大会上,作为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学校被点名表扬,进一步擦亮了学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品牌。

一、聚力队伍建设,提升师德师能,打造了干事创业新高地。

(一)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履行主体责任,优化内部治理,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实施了三个一标准,即倡导一条规矩,“凡事从领导做起”;推行一项职责,“实验中学党委成员工作职责”;强化一个机制,“决策调研机制”。务实型班子建设的核心是“干”,关键是“实”,这是领导干部要担当尽责、干事创业、转改作风的“风向标”,更是“指示灯”和“指挥棒”,事实证明,效果良好。

(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持续实施“三培养”制度、“四个一”党建工程,开展党史学习实践系列活动,创新党课学习形式和党史教育形式,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持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持续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坚持“严”的主基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做到工作思路上先人一步、工作举措上超人一招、工作成绩上高人一筹,起到了很好的“头雁”和“第一方队”作用。

(三)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邹城市实验中学教师素养大提升十项工程》,充分发挥榜样“引领力”,完善了教师荣誉表彰体系,选树了一批师德标兵、比武能手和育人典型,从师德修养、专业技能、作用发挥、爱岗敬业等多方面充分挖掘实验中学最美教师。截至目前,学校已经连续举办四届青蓝工程、功勋教师、青年名师和教师大比武,连年举办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论坛、高考命题专家报告会、教育教学高考论坛,成立省市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五个(这在全市高中是最多的一个),通过示范辐射、专业引领、成长探索和教育研究,为骨干教师搭建了交流的舞台,涌现出一批“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共同提高、资源共享、均衡互补”的创新型教师群体,真正让名师工作室成为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人才强校的集聚地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高地。

二、聚力高考研究,深化教育科研,托起了教育质量新高地。

一是研究高考,把准方向。我们广大教师从各学科特质出发,充分挖掘育人价值,锻炼学科思维,同时高度重视考题精研,充分利用高考题训练学生,成套做,组合做,分专题做,分题型做,改编做,不仅注重“教”,更加注重“启”,让知识和能力生成在探究中,生成在体验中,生成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生成在学生百思不解、茅塞顿开的地方,积极培育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新高考要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是研究教材,夯实基础。各学科委集体教研,由表及里,披沙拣金,“找规律”,“找重点”,“找难点”,创造性使用教材;打造“三新”(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改)背景下的“立足学科素养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新型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听评课活动;强化落实“一课一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基本上做到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讲课时做到了前呼后应,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了学科建模的核心素养。

三是研究学生,突出主体。实行两周一次教学工作会制,对课堂深入研究,对学情精准分析,对教学及时指导,据此,三个年级分别开展了相应的“小班制”培优补弱工作,同时充分利用课间与晚自习时间,实行“办公室坐诊”和“教室巡诊”,在责任包保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请教和教师主动帮扶,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夹生饭”问题,做到了课堂教学“堂堂清”“日日清”,大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聚力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建成了艺体特色新高地。

以促进学生德性成长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学生实际,对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生涯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校本课程、特色课程开发,大力拓展升学路径,注重综合评价招生、强基计划招生的培训,开展美术、音乐、舞蹈、书法、健美操、体育舞蹈、空乘、模特、高水平教育,成立招飞中心,培养空军、民航人才,开设日、俄小语种教学。以济宁市音乐学科基地为平台,成立了“杨敬志名师工作室”,深化了音乐课程改革,开展了丰富的音乐社团活动,建立了音乐校本课程群和融合课程群,积极创建“济宁市艺体特色学校”,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教育的新高地。

四、绷紧安全防线、守护生命健康,构建了和谐平安新高地。

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发现不了隐患就是最大隐患”的理念,开展“平安校园”创建;进一步提高校园安防“四个100%”建设质量,确保真正“管用、好用”。强化校园安全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长抓不懈”工作方针,构建完善的安全工作体系;强化安全管理,狠抓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定期开展隐患排查;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开展防欺凌专题教育讲座,定期完善校园欺凌预防处置机制,建立学校“校园欺凌”及暴力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持续做好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优化学生网格化包靠、防溺水督查等各项工作,加强案例警示教育;保障学生交通安全,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定期开展师生公交车安全检查;做好学校及周边安全治理,建立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清查整治,严格落实“护学岗”机制,建立学校校园巡查小组,强化学校周边治安防控。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安全和校园环境安定,构建校园和谐平安新高地。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体教职员工尽职尽责、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学校整体工作提升突破的结果。优异的成绩,实现了“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目标,完成了“全面突破”的任务,赢得了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家长的广泛赞誉,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新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