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山东省戴庄医院主任医师王贵山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服务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10-15 信息来源:济宁市医疗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谈到民生保障时专门提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指出“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极大满足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需求。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工作就业、就学培训、搬迁养老等因素驱动下,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3.76亿人。随着我国人口流动性加剧,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我市不断简化异地就医备案程序,提供多元便捷备案渠道,推动直接结算提质增效,有效解决了参保人异地就医“资金垫付、报销跑腿”问题。在方便参保人异地就医的同时,也带来了异地就医人数较快增长,异地就医基金支出连续呈较快增长趋势。在此形势下,对我市异地就医政策进行优化调整。

根据《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服务的通知》(医保发〔2024〕21号)和《山东省医疗保障局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服务的通知》(鲁医保发〔2024〕58号),结合我市实际,济宁市医保局、济宁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服务的通知》(济医保发〔2025〕6号),自2025年4月1日起,我市实施新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

《通知》主要涉及3个方面内容:一是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调整为“快速备案”模式。办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时,需要参保人上传政策要求的证明材料,由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审核,审核通过后备案生效。备案证明材料提供就医地居住证、就医地居民户口簿(户口簿首页和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参保地工作单位派出凭证、异地工作劳动合同之一。例如,小李的参保单位为济宁市一家企业,他被单位长期派至济宁市外工作,需要办理异地长期居住备案。按照现行政策,他需要提供参保地工作单位派出凭证,经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备案生效。二是调整临时外出就医报销政策。职工、居民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在就医地发生的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合规医疗费用,首先自付比例调整为20%,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执行与本地一致的待遇政策。例如,小王是济宁市的一名参保人员,因出差、探亲、旅游等临时到外地就医,其纳入统筹的医疗费用就需要首先自付20%。小王此次产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执行与济宁市一致的待遇政策。三是调整双向享受同等待遇政策。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期间回参保地就医的,按照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政策执行。异地报销金额与本地报销金额合并计算。我市参保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技工院校学生在户籍地就医享受与参保地 (学籍地)相同的报销待遇。例如,老周是济宁市的一名退休职工,他随子女长期在济宁市外居住生活,办理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老周在备案期间回济宁市就医,按照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政策执行。

《通知》要求县级医保部门做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明细和结算清单上传工作,定期开展异地就医运行分析,从联网医疗机构、备案类别、费用构成、就医流向、病种类型等维度深挖数据价值,及时发现基金使用异常情况,加强异地就医结算对医保基金运行影响监测,有效识别并防范基金安全隐患,为动态调整完善异地就医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通知》进一步强调强化异地就医审核监管,明确就医地医保部门落实属地审核监管责任,将异地就医纳入协议管理、智能审核和核查范围,加强日常审核,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诊疗行为,及时处理参保地提出的费用协查和问题协申请。完善异地就医基金监管工作机制,将异地就医基金使用无差别统一纳入本地监管。市级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将省内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纳入检查范围。

综上,《通知》的印发,将进一步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服务,成为推动我市异地就医工作由以服务为中心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移的重要举措。

 

专家信息:山东省戴庄医院主任医师 王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