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销社:多措并举破解阴雨秋收难题 全力守护“三秋”粮食安全

发布日期:2025-10-16 15:32 信息来源:济宁市供销合作社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入秋以来,济宁市阴雨天气多发,玉米、大豆等作物面临“收难、晒难、存难”困境。市供销社聚焦农户“急难愁盼”,立足系统资源整合优势,以“抢收提速、烘干提质、仓储提效”为核心,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精准破解秋收难题,全力以赴保障秋粮归仓,守护好“粮袋子”。

一、农机“靶向调度”,破解“收割难”提速抢收

针对阴雨天气下田间泥泞、常规农机难以作业的痛点,市供销社坚持“分类施策、精准调度”。一是提前备战强保障。组织各基层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提前开展农机检修调度,统筹调配660余台常规玉米联合收割机、220余台履带式湿地收割机开展阴雨天抢收作业。二是分区作业提效率。根据地块积水情况划分作业区域,向积水较少地块投放常规收割机,向泥泞、低洼地块调配履带式收割机,组建“应急服务队”,实行歇人不歇机,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三是需求对接减环节。依托基层社、为农服务中心建立“农户需求响应群”,农户通过电话、微信群提交收割需求,系统服务主体立即组织协调机械设备开展作业服务。目前,已完成收割23万余亩,保障秋粮“应收尽收”。

二、烘干“科学服务”,破解“晾晒难”保障品质

围绕“湿粮无处晒、存粮易霉变”问题,市供销社激活全系统烘干服务网络,以“足量供给、科学烘干”确保粮食品质。统筹全市系统90余台(套)粮食烘干设备,开启24小时运转模式,日烘干能力达8600吨,保障湿粮烘干需求。每处烘干点同时为农户提供“预约烘干”服务,农户提前登记送粮时间,避免长时间排队。针对玉米不同水分含量和品质要求,定制差异化烘干参数,确保烘干后粮食含水率达标、品质不降。嘉祥、兖州等地为农服务中心应用“二次烘干技术”,收获的湿粮通过烘干设备初步将水分快速降至20%左右,满足短期安全储存需求,待天气转晴再对暂存玉米开展二次烘干,将水分精准控制在14%以下的长期储存标准,让同一套设施在秋收抢烘高峰期服务更广农户。邹城市供销社协调可移动式烘干机日烘干可达100余吨,以“上门服务、分片覆盖”模式,为小农户打通湿粮处理“最后一公里”。目前,全系统累计烘干湿粮6.4万吨。

三、仓储“产销衔接”,破解“存难”助农增收

为解决“烘干后粮食无处存、优质粮难变现”问题,市供销社积极构建产销对接平台,让农户“粮出手、钱到账”。整合基层社、社有企业仓储设施,开展粮食购销、仓储服务,总仓储容量30余万吨,解决农户粮食仓储需求。主动对接中储粮济宁直属库、本地大型粮企及饲料厂,建立烘干、销售直连渠道,组织粮企现场验质、定价,实现“烘干即收购”。通过打通“抢收—烘干—仓储”全链条服务,解决阴雨天气秋收困境,有效减少农户粮食损失,用实际行动守护农民丰收成果,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供销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