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执行完成情况
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度
第一学期工作计划执行完成情况
2024年,学校在区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学校上下齐心,奋力拼搏,坚持以校园安全为重心,队伍建设为核心,教学工作为中心,优化管理强基石,特色发展求创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先后荣获济宁市2024年度学校安全工作突出集体、济宁市书香校园、(济宁市)花园式单位、济宁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先进集体、任城区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校、区办学质量督导评估优秀等次、任城区教学工作进步单位、任城区“体彩杯”中小学生阳光体测班级联赛一等奖、区跳绳比赛第三名等荣誉称号。
现将本学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压实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落实全体教职工一岗双责,人人都是安全员。
一是健全组织、明确职责。二是制度保证,实施到位。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健全值班护岗值勤、坚持晨检午查暮巡、坚持师生外出登记等制度,管理落实到人。三是强化教育,坚决落实。充分利用班队会,开展交通、消防、溺水、校园防欺凌等主题教育,聘请市交警特勤大队干警为校外辅导员,警校共建,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坚持落实1530安全教育。四是一月一练,警钟常鸣。坚持消防、防震、防空袭、应急疏散等一月一演练。五是排查整治,消除隐患。上放学段,校级领导带岗,保安武装在岗,交警、教师护岗。安放拒马护栏、石球,建起了学校大门两侧各50米学生安全区域,架设更换300米交通护栏,建成东、南、北三向学生安全通道,校外接送岗安装路灯为学生照明。定期排查线路、电器设备,12月更换消防灭火器90个,杜绝安全隐患。六是包级巡查,校内无患。包级领导课间巡查,保安、管理人员监控巡查,保障校内安全管理。
制度化、常态化、立体化、可视化的安全管理工作,增强了全体师生安全意识,荣获济宁市2024年度学校安全工作突出集体。
二、多措并举强化队伍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修己育雅,扬智雅精神
1.党建引领,争当排头兵
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规范党组织常规工作,通过党员集中培训、书记上党课、红色教育基地实践、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座谈、签订责任书、公开承诺、撰写心得体会等。落实“三会一课”,“灯塔——党建在线”综合管理平台相关工作要求。推动全校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视察山东讲话指示精神,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使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3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团员到济宁市烈士陵园开展“缅怀英烈 重温党史 立德树人 使命担当”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升旗仪式宣誓、与教师签订承诺书和责任书等形式,严禁教师从事各种形式的有偿家教,严禁教师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各种教辅资料,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学校被评为“任城区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校”。
2.创新机制,争当岗位先锋
一是制定发展规划,让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中层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班主任及骨干教师“青蓝工程”规划,多措并举,保障队伍建设持续有力。
二是丰富评价形式,让辛勤工作“有口皆碑”。开展精细化评价,尝试创新评价,多种方式评价教与学。期末开展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活动,通过家校联系广泛征求教学意见和建议;开展教师互评活动,重点对于岗位意识进行评价,用教育教学质量说话,让广大教师理解评教意义,认识到自身问题,三省吾身提升师德品位。
三是营造良好氛围,让敬业精神“有目共睹”。9月,学校党支部开展“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优秀教师宣讲活动。贾园园、程言言、李三美、李翠娴、刘红梅获观音阁街道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朱艳、张现会、胡敏、李娜娜被评为任城区教育工作表现突出教师,毕婧博被评为济宁市教育工作表现突出教师,学校设宣传栏宣传优秀事迹,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决心。
(二)学训结合,做智雅教师
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学校本着“老年教师固本,中年教师稳基,青年教师创新”的整体思路,通过实施“三级阶梯”促学,“三大工程”促训,推动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1.三级阶梯促学
一是校本培训促提升。教务处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培训,班主任管理等培训。通过学校微信群发送优秀文章、优质课视频供老师们学习、实践。李光娅老师在2024年区级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济宁市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贾园园老师荣获2024年济宁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二等奖。
二是专家引领明方向。邀请市、区级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心理健康等学科教研员到校进行把脉指导,通过与专家面对面地交流与探讨,明确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方向,进一步推动了常规教学工作向更良好的态势发展。
三是走近名师促成长。组织多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共50多人次赴南京、济南、聊城、曲阜、汶上、金乡等地学习观摩,品味课堂盛宴、感受名家风范、提高教学境界。
四是搭建平台大练兵。积极与英吉沙城关中心小学开展远程教研联谊,融入济宁儒学教育联盟开展市县区域联研,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教学交流。臧乙璇、毕靖博两位教师到二十里铺中心小学进行了心理健康学科课堂教学交流及心理辅导讲座活动,毕婧博、李璐老师到嘉祥实验小学开展心理健康、道德与法治课堂展示联谊。
2.三大工程促训
一是实施“基础工程”。强化教师基本功,提升教师素养,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次国旗下演讲,每周一张硬笔字、每周一次粉笔字展示、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学期一次读书沙龙。教师基本功的训练逐步达到常态化、制度化,基本素养逐步得到提升。二是打造“名师工程”。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率先执教示范课、承担各级实验课题、一对一帮扶青年教师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供各种平台让每位骨干教师对照既定目标奋力前行,逐步成为名优教师。张现会被评为市名班主任,毕靖博成为市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团队骨干教师。田盼盼荣获2024年济宁市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同时获得省级英语精品课例,已推选参加国家精品课评选。
三是推进“新星工程”。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为青年教师选择理念新、教艺精、科研强的骨干教师作导师,结成专业发展共同体。通过导师的传、帮、带,徒弟的比、学、敢,帮助青年教师从“合格”到“升格”再形成“风格”,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仇珑慧在2024年任城区“同心防溺水”主题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谢雪峰在济宁市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济宁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李光娅在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竞赛中荣获二等奖。臧乙璇在济宁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步教学展示活动中以《坚持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为题进行思政述评。李璐老师在全区、全市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学比赛获特等奖,在山东省思政课教学比赛获小学组第9名的好成绩。
教研室领导对我校重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骨干教师,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也提出了表扬。
(三)精研智教,探“灵智”教学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细化管理,强化落实,向管理要质量,靠管理求提升”的理念,追求教学管理的精益求精。
1.夯实常规,抓细抓实教学流程。
制定量化考核方案,实行学期初检查、期中期末大检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随时检查及时反馈。期中进行综合学科技能抽测,同时对常规材料进行展评、反馈、落实,期末设立教学质量优胜奖予以表彰。胡敏、臧乙璇、谢雪峰、田盼盼、李光娅、李璐、郑帅、王路艳、刘晓文的教学资料在区教学资料晾晒和视导中受到教研员表扬。丁雪云、吴立红、田盼盼、李光娅、郑帅五位教师被评为区教学先进个人。4月份,在区教学视导中,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评价。谢雪峰老师科学课《白天与黑夜》获视导优秀课堂教学。6月份,在区小学学业质量抽测中,各科成绩都有很大提升。全区2024年小学办学质量评价评比中学校获得优秀等次。9月份,学校荣获任城区教学工作进步单位。
2.聚焦课堂,搭好课程实施平台。
措施一:三级听课促提升——上好高效常规课。
一级是校长推门听课。青年教师常推、常听,听后即评,及时反馈。
二级是教务处巡查性听课。对于道法、综合实践、劳动等兼职课程有重点进行巡课、听课,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三级是教研组长指导式听课。教研组长跟踪入职时间短的青年教师课堂,指导其熟悉教学与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措施二:多轮打磨出精品——践行“灵智课堂”教学模式
在“智雅教育”理念下,积极探究“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展学”“灵智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骨干教师领航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人人一节研究课,将该教学模式拓展延伸至各个学科,通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胡敏、谢雪峰、张霄扬、臧乙璇、李璐、董凤芳、田盼盼参加区优质课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在区教学质量年会上,我校“灵智课堂”教学模式受到表扬。
3.创新教研,扎实推动教学改革。
一是分散教研与集中教研相结合。落实单周小教研,双周大教研的教研制度。从教学实际出发,真研究、有实效,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校本教研与远程研修相结合。校本教研依托远程研修平台,高质量完成研修任务。李三美老师报送的微课,在区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马冰老师执教的《我是一只小虫子》获济宁市融合创新教学优质课二等奖。
三是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本年度一项区级课题顺利结题,一项市级、一项区级课题顺利立项,一项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顺利通过中期视导。其中陈胜利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学科实施生命教育的模式研究”带动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深入研究,我校成功承办了2024年区心理健康教学研讨会,并提供了心理辅导场景供全区观摩学习,我校还积极争取为学校再建设一处20万元的标准心理辅导室。学校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市电视台宣传报道。
三、五育融合教育,培养智趣好少年
1.德育为先。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丰富德育活动。每周一个主题活动,先后开展了“禁燃禁放齐动员 共度和谐平安年”环保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我与小树共成长 我为家园添点绿”植树节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缅怀革命烈士传承红色基因”祭扫烈士墓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参加了济宁市委组织部清明节《我们从未忘记》短片拍摄活动。“红领巾爱祖国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聘任法治副校长、校外辅导员活动,邀请派出所民警开展禁毒教育、防诈骗教育进课堂、“预防校园欺凌”法官进校园法治讲座等活动。成功召开中国少年先锋队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第五次代表大会。加强礼仪教育,编写了琵琶山小学学生一日常规歌,引导队员背诵、践行。四月份,我校通过了团区委、局团委组织的少先队规范化验收活动。
2.智育为重。通过晨诵午写暮读,引领学生读好书;通过汉字听写、书写大赛,指导学生写好字;通过口算、计算、应用题比赛,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生命教育知识,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水平。5月学校开展了心理游园会活动,6月为毕业年级学生开展了减压赋能的心理健康讲座,4月,围绕“运河记忆·太白文化”举行了学校诗词大会,12月举行经典诵读大赛,在区运河小诗仙比赛中,我校王宸玉同学荣获一等奖,陈建硕同学荣获二等奖。
3.体育为基。切实保障小学生每天1.5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以花样跳绳为抓手,将活动与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做好视力筛查、窝沟封闭、健康查体、接种证查验、体质监测等工作。在2024年春季区运动会开幕式上,圆满完成大型团体花样绳操展演。代表任城区(共2所学校),参加全市跳绳比赛,4名学生获得单项一等奖,9人获得二等奖,10人团体“8”字跳荣获小学甲组第一名。11月,成功举办了校园跳绳节暨学校秋季运动会。12月,学校跳绳队参加任城区“体彩杯”中小学生跳绳比赛,我校获区团体总分第三名,8字团体跳绳打破市计录,创造3分钟406个的好成绩。学校荣获2024年济宁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先进集体。
4.美育为要,劳动为本。全面贯彻“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上好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家校共建做好劳动实践活动,校内人人养护一盆绿植,成功举办学校第十一届校园艺术节活动,5月和10月分别开展了开展了“劳动促成长 实践创幸福”劳动周主题教育活动。
四、凝心聚力特色发展,提升服务质量
1.打造特色校园,让学生舒心
致力打造“雅致校园,灵智学园,智趣乐园”。进一步净化美化校园,先后自己动手栽种草木花卉1千余棵,规划制作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理念、场地标语、班级专栏等文化墙,学校校史专栏,得到宋华东区长、历任校长及来学校参观交流的英吉沙城关中心小学热依汉.古丽校长的高度评价。打造个性班级文化,让学生阅读有书籍、展示有墙板、争章有阵地、智力游戏有学具、亲手劳动有绿植,涵育学生的文明素养。本着建好、更要用好的思想,师生齐动手,把装修后的东楼进行了设施充实,尽力满足学生活动的空间需求,建成的心理健康、国际象棋、围棋、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艺术六个活动室为孩子们提供了兴趣发展的智趣乐园。学校先后荣获济宁市书香校园称号、(济宁市)花园式单位称号。本学期我校申报的省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已通过验收。
2.创新课后服务,让家长放心
整合资源,深化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学校在教师指导学生作业,为学生答疑的基础上,开设了花样跳绳、律动篮球、国际象棋、围棋、快乐编程、舞蹈、合唱、绘画、书法、诵读等18个社团拓展类活动,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解除家长后顾之忧、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3.做好教联体工作,让服务暖心(让社会尊重)
落实教育部教联体工作文件精神,召开了校级家委会换届会议,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由家委会成员监督,公开、透明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关注随班就读学生、新疆籍学生,家长随时进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家委会成员共同参与下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民警进课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探寻家乡美——走进玉堂酱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河道总督、太白楼基地等研学活动,消防开放日红领巾走进消防队主题实践活动等。全面开展大家访活动,提升家校共育质量。
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学校将继续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担负新使命,追逐新梦想,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