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枣店阁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执行完成情况
落实精细管理 提升办学质量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回眸向来耕耘处,亦有收获亦笃行。忙碌而充实的2024年即将装订成册,回首耕耘路,感动与初心辉映,坚守与突破并行。过去一年,我校在上级部门的精准引领下,秉持“立德树人”的崇高理念,锚定“转作风、抓管理、提质量、树形象”的核心指向,围绕“办规范加特色学校 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目标,凸显“航模融新 艺术融美”的办学特色,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开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 坚持党建引领,把稳教育发展“方向舵”
本年度,学校党建工作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
点,统筹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同频共振、相容互促。
(一)强化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通过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引导党员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学习活动。以警示教育为契机,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光辉历史,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学习市、区警示教育专项会议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习近平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等,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二)加强组织建设,凝聚发展力量
一是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召开支委会、全体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党小组会议,上好廉政教育党课,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我们注重吸收优秀教师加入党组织,本年度有1名入党积极分子明确为发展对象。
(三) 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一是抓实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核心的党纪学习教育活动。活动期间,共召开专题支委会2次,主题党日活动2次,全体党员大会3次,党纪专题党课1次,党小组会议2次,党纪学习教育实践学习1次和警示教育1次。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增强了党员的政治意识和纪律意识,从而推动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部分党员到明仁老年护理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锤炼了党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彰显了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组织教师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开展师德师风承诺活动,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志愿服务等工作中,党员冲锋在前,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了全体教师积极工作。
学校党支部被市委教育工委评为“五星级教师党支部”;颜天骄、屈炜轩、黄灼然3位同学在全市教育系统“红色故事”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孙昊然、王欢欢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孙昊然老师在全区廉洁教育精品微课评选活动中获奖。
二、 坚持教研驱动,激活教学质量“动力源”
(一)日常管理精细,夯实教学常规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我们进一步细化了教学管理
制度,明确了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各环节的具体要求,通过定期培训、检查、反馈与评优机制,确保教学常规得到有效执行。
2.强化集体备课:鼓励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共享教学资源,探讨教学难点与重点,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与交流,提升备课质量与效率。
(二)搭建多元平台,助力教师成长
1.骨干引领促提升。每学期初均开展“学习新课标 构建新理念”枣小好课堂研讨和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16位老师依据新课标理念,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课后组织评课议课活动,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启动济宁市刘刚名师工作室,通过青蓝工程对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进行具体规划与指导。
2.集体教研提水平。学校定期召开集体教研活动,围绕期中期末检测成绩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对教学工作进行精准导航。相继开展了“思核心素养 研命题之道”学业检测命题研讨会活动、“立足新课标 谋划新篇章”集体教研和 “研习华章之美 探寻习作之韵 ”习作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全体教师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提升了教学水平。
3.青年教师练本领。4月和11月为学校青年教师展示月。近40位教师执教评优课、展示课,营造了“学、研、竞”的浓厚氛围。为我校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区教学视导活动中,我校12位青年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视导组专家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在区优质课比赛中,我校10名选手成绩均比较靠前;李阳教师在区语文学科复习研讨会上执教观摩课,赵洁老师在区音乐学科教学研讨会上执教观摩课。
4.单元研究共成长。每个学期初,各教研组提前上报教学时间、内容,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磨课活动。形成了“集体研究定目标、分散备课展个性、课中观察互帮扶、课后交流勤反思、完善教案再提高、课堂追踪看实效”的“六环节课堂研究”的校本教研特色。学校围绕“聚焦复习课堂 专题示范引领”组织召开复习研讨会,五位老师执教复习研讨课,对进一步优化复习教学、提高复习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2024年毕业年级质量抽测中,我校语文学科位居全区第二名,英语成绩居全区第三名,科学居全区第七名,数学居全区第十一名。
(三) 课题研究引领,深化教学改革.
本年度,我校一项省级课题和一项区级课题顺利结题。在研一项市级课题和三项区级课题,所申报的省级已通过市级推荐。学校结合新课标理念,对所有课题规范管理,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上好课题研究课、做好过程性资料积累。学校的经验做法《增值性评价照亮师生成长之路》在省基础教育增值性评价实践探索研讨会上进行交流。
(四)弘扬传统文化 凸显学校特色
1.文化浸润,环境育人。一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利用教学楼走廊墙面,以“我家就在岸上住、二十四节气、读典明理” 为专题,每个楼层均设置一项主题文化,将走廊变成了孩子们身边的文化馆。
2.特色课程,拓展途径。学校开发了非遗课程,开设了皮影剧场和糖画手工坊,将国家、地方课程与皮影戏、糖画课程相融合,构建了沉浸式的跨学科教学场景。皮影剧团的师生专程到运河音乐厅学习皮影表演。在济宁市第六届创客节上,我校皮影戏剧团和糖画社团的孩子们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得到了与会领导和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三位老师获得创客节传统体验项目荣誉证书。
三、坚持德育为先,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一)完善家校共育,凝聚教育合力
学校持续优化家校共育网络,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教师大家访等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育人观念,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二)关注身心健康,护航学生成长
为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学校相继邀请任城区人民法院检察官、阜桥派出所民警、家委会成员走进学校,为学生进行 “拒绝校园欺凌”、“健康上网”、“青春期教育”等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学生健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坚持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素养
一是育良好习惯,展文明新貌。我校将3月和9月定为行为习惯养成月,通过升旗仪式、少先队主题教育、拜师礼、优秀作业展评、一日常规展示活动等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带动全体学生知礼仪、学礼仪、用礼仪,提升了学生基本素养。
二是经典阅读,创书香校园。以“世界读书日”为依托,学校制定读书方案,启动校园读书节,在各楼层图书吧设置海报,定期推荐阅读书目。相继开展了古诗词背诵、美文诵读、故事演讲、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养成喜欢读书、端正写字的习惯,让枣小学子由内而外的焕发出书香气质。
三是多彩活动,搭展示平台。定期组织班级文化建设评选织、运动会、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最美诗词大赛、作文大赛、主题劳动周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积极向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优化课后服务,拓展成长空间
为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学校积极开发资源,开设了近二十个社团,涵盖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确保学生周周有训练,人人有特长。我校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劳动周等活动精彩纷呈,学生积极参与,全面发展。创客社团是我校特色社团之一,仅2024年度,就有60多名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比赛中获奖,其中国家三等奖1人,省级一等奖8人,省级二等奖11人,省级三等奖15人;市级一等奖1人,市级二等奖15人,市级三等奖14人。
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我校组织学生来到“喻见”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近三百名孩子走进田间地头,亲身经历了“田间守望、抢丰收、田间一条龙、秋日草木染”等实践活动,一天的研学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他们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更在劳动中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还我们组织学生走进济宁市任城区党史陈列馆、济宁市烈士陵园开展红色寻访活动,红领巾小讲解员们讲述党史故事,争获校外实践章。在这些特色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更加阳光自信、积极向上。
四、坚持保障护航,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一)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守护校园平安
校园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扎实开展防踩踏、防震、消防等应急演练,每月进行校园安全大检查,实现网格化安全管理点位责任清单全覆盖。确保安全宣传教育无死角,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二)后勤服务精心细致,诠释服务理念
后勤部门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学生资助、配餐管理规范精细,工作运行有序高效。后勤人员每日认真巡查,及时响应各类维修需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服务育人的理念。
五、坚持成果导向,打造教育品牌“闪光点”
(一) 学生成长硕果累累
本年度,我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200多名学生分别在国家、省、市、区比赛中获奖。其中,在第十五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中,我校2名学生获全国总决赛“北斗智慧时空”创想画二等奖,9名学生获省级一等奖。1名学生在济宁市星火阅读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两名队员荣获区级优秀少先队员,四二中队荣获区级优秀少先队中队。在全区少先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少先队建队75周年合唱汇演活动中,参演节目备受好评。12月24日,我校花束队120名队员在共青团济宁市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精彩亮相,他们铿锵有力的献词、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二)教师发展成绩斐然
学校王雪老师录制了济宁市2024年部级精品课,五年级语文组在市级优课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已推荐参加省级比赛,2名教师在济宁市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并推荐参加省级比赛,1名教师在济宁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比赛中获典型案例。1名老师获得济宁市星火阅读优秀指导奖,10名教师在区优质课比赛中获奖,2位老师分别在区团课大赛、区辅导员技能大赛中获奖,2位老师执教区级研讨课。
(三)学校荣誉再添新章
奋斗中送走岁月,实干中铸就辉煌。本年度,学校承接了4次区活动,区道德与法治学科优质课、区语文学科复习研讨课、音乐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区团课大赛分别在我校成功召开。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经验《以美立德 启智润心----构建和融教育德育体系》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先后获得第六届ICode国际青少年编程活动(中国)预选活动优秀组织铜奖、2024年度市级五星级党支部、济宁市第六届中小学创客节优秀组织奖、济宁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济宁市任城区入学教育适应优质学校、济宁市红领巾奖章三星章集体、区优秀少先队大队、2024年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各项活动在国家、省等各级媒体累计进行了12次报道。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道阻且长,行者将至!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凝心聚力、笃行实干,不断追求卓越,继续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阔步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