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以市区教体局和第一教研中心工作要点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学教研室工作重点,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让常规见成效,向常规要质量。以二十大和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双减”工作进一步落地;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创建“济宁好课”为契机,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以2022版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新教材培训为抓手,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为助力任城初中教育发展服务。努力办“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学校,为创建十五中教育集团的“新时代”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1.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落实精细化的教学常规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进度、集体备课、质量评估和反馈、教研活动的开展等,推动学校抓好常规教学的过程管理。
2.加强课堂模式探索。在开展暑期教学常规资料展评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要加强课堂模式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推进学科教研组建设。促进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促进学科学科教研团队的不断提升,争评先进教研组。
4.抓好各类教师培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指导他们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学科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5.加强对课标的学习。抓好2024年9月新教材的使用与培训,落实大单元教学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
6.开展小专题研究。指导学校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小专题研究活动,查找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7.做好教师队伍调研。继续做好教师队伍的调研,根据年龄、性别、学科、学历、经验等方面的比例,合理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科的分类培训。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课程方案,规范教学行为。学校教导处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按照新课程实施方案,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教师要认真执行课表,强化考勤管理,健全考勤制度,逐步把考勤纳入年度考核及职称评聘之中。全体教师要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坚持以生为本,尊重爱护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能从事有偿家教等违反《十不准》的活动。
2.精细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有效教学水平。任课教师要上好每一堂“常态”课,在“精细”与“有效”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途径和方式,精心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和方法,逐步形成有效而且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广大教师根据中教室和学校的教学计划,联系学生实际制定好教学计划;任课教师课前务必精心备课、认真撰写教案,学校要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课堂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布置作业并精心批改,及时讲评,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利用好晨诵、午读时间;科学编排并落实周周清小卷;确保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检查的及时性,规范批改次数、符号、评语等;学生养成红笔改错的习惯;青年教师写好二次教学案;加大公开课开设的频次,以问题为导向,解决课堂存在的问题;做好开门听课,以开放的心态搞好课堂教学;提早安排分层辅导,科学提高三率;学校业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常听推门课,业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龄不满三年的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
3.加强备课组管理,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集体备课要坚决防止形式化,提倡集体备课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内容,分管学科的领导要坚持参加学科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汇集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每次活动做好活动记录,教导处将不定期开展检查。继续完善集体备课的流程、环节,充实内容;目前集备先开课然后评课,固化课件,统一作业布置,统一进度,统一小测试等等新的备课形式和要求效果显著,打好团体仗。
4.重视音、体、美、信息等学科教学和实验教学。积极开展兴趣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以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继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体育教师要选拔好体育苗子,开展好运动队的训练,力争在各级各类运动会中获取好成绩。本学期期中检测后分年级开展冬季体育比赛活动。开展健康知识和预防流行病的宣传活动,做好学生的预防近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实施“青蓝工程”。
随着教育的发展,我校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近5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已200余人。他们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因此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尽快成为师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已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继续实施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计划,通过名师带动、结对帮扶、跟进指导来帮助新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指导他们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帮助他们尽快胜任新的工作岗位;集中开展专题讲座,培训教材教法;强化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练好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集中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评课指导。坚持利用好“青年教师大讲堂”,对近十年入职教师进行系统专题培训;坚持开展班主任“心匠工程”系列培训活动,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能力;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优秀教师和班主任走出去,参加高规格培训;要积极参与培训,珍惜学习机会,青年教师要正视成长期的压力和困难,以积极乐观的精神投入工作,不为落后找借口;要订立成长规划,力争经过二个毕业班的教学周期就成熟起来;要认真搞好教育教学反思,写好随笔,做到一月一篇;继续搞好青蓝工程,深化培育内容,丰富活动内涵。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年教师发展进行专业培养与规范引领。
2.继续开展学校“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学校指定并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梯次晋升制度》,在上学期评选济宁十五中“达标新秀”评选基础上,本学期将按照“模拟课堂”、教学业绩、工作表现等要素全面考察青年教师(5年内教龄),真正把职业道德优秀、专业素质过硬、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评选出来,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排头兵,是学校的财富,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优秀和成熟的老师,要以德化人,要著书立说,向专家型教师迈进;带好徒弟,建功立业,做好经验的传承;要逐步建立导师制,一个名师对应培养几个青年教师。本学期实施骨干教师“四个一”工程,要求市级以上教学能手、省优质课执教者做到:展示一节公开课,提供一个优秀教学案例,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带好一名青年教师。本学期在国庆节前后,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4.组织好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做好教师教学设计、教后反思、“三字一画”、英语老师口语技能、音体美老师专业技能、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等学科教师基本功提升工程。充分运用我校的“立学讲坛”,组织好各级各类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参加高级研修班,新上岗教师参加培训,组织好教师参加远程研修,并择优推荐优秀学员。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观学习,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发校外教育资源,聘请各方名师来我校开设课程,丰富我校课程门类与内容,特别是科技和国际交流专题课程。定期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拓宽师生的知识领域,为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领域的知识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三)立足学生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1.整合现有资源,打造校本课程。 把涉及传统文化的资源:语文的国学背诵,美术的国画和书法,音乐的戏剧和表演,民乐演奏,体育的乒乓球,传统武术等,用课程整合各学科的资源,提升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质量。
2.建设心理健康课程和解忧心理课程,形成面对学生的、面对家长的、面对老师的系统课程。系统性举办心理咨询校本培训,引导鼓励全体班主任和青年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向更深更广的方面研究和发展。
3.大力实施微德育课程,进一步深化“弯腰、轻语、慢步”工程,培育“美雅”学生。
4.重视社团课程的开设。信息中心要尽快整合并开发STEM课程。
5.要转变艺体工作的思路,既比赛拿大奖,又要面对广大的学生搞活动,打造充满活力,飘荡歌声,洋溢艺术气息的靓丽校园。要有接地气的教材,要有扎扎实实的活动,不搞花架子,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不让一个孩子充当看客。
(四)加大课题研究,引领教学改革
以课题为抓手,以智课系统提供的大数据分析为依托,以小专题为切入点。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生本课堂。校本课题还是要倡导搞好微课题研究,立足于教学实践,研究小问题,切记空泛。比如怎么提高学生的习惯素养,就不如怎么提高学生上课的专注度,怎么搞好候课,怎么快速收交作业,怎么培养班干部等小问题有针对性。小问题,大思考,最终才能解决大问题。尽量避免工作中虚的东西多,表面上看似高大上的东西多,反而忽视了细节。拒绝年年搞课题、年年有问题的现象出现。
(五)强化毕业班管理,为2025年中考打下坚实基础
1.调度初四教师,协同作战。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班教学工作,做到早规划、早安排,订目标、订措施,力争2025年中考成绩再有新发展。我们要善于打团体仗,发挥大军团作战的优势。做好引领,抓实基础,搞好分层,确保今年初四中考再攀高峰。我校四校区毕业班统一课时安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复习学案、统一质量检测、统一质量分析,统一分层辅导,互通有无,团结合作,相互配合。
2.加强学生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班主任、任课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潜心研究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注意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教导处要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安排好毕业年级的研讨课,安排好毕业班的检测,安排好质量分析,安排好学生会、家长会。各备课组要组织好集体备课,选好练习,不搞题海战术,做到教学有计划性,内容有针对性、训练有实效性。
(六)其他工作
1.丰富完善学生社团建设,重视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加大社团活动的管理力度,保障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升学生社团活动质量。继续开展学生演讲比赛,英语、语文课本剧展演和学科拓展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继续完善校本课程,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环境教育课。加强学校田径运动队和各类球队的管理与训练,不断提高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的竞技水平,为学校争得更好的荣誉。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在校时间和课余时间,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端正考风考纪,以考促教。本学期教务处将继续组织好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和毕业年级的每月质量检测,并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加强对阶段性检测的命题管理,检测要突出实效性。
3.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图书室、实验室和专用教室的管理,实验室要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档案资料管理,及时维护和更新实验仪器设备,保障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需要,教导处对各功能室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做好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征订工作。有序稳妥地组织各类各级社会考试,从考场安排、监考教师选用、考务培训到考试的具体组织实施,做到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万无一失。
4.协调各部门做好其他临时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