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任城区 > 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 > 教育教学 > 教学信息

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2-20 08:56 信息来源:任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4-2025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奋楫笃行抓质量,栉风沐雨求发展”是我们一直秉承的工作理念。一学期来,教务处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目标,深耕细作,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科学落实课程计划,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常规管理细如丝,紧密编织育明珠

1.规范课程设置,保证课堂质量

开学初,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按照上级部门的课程计划安排,细致入微地编排课时及全校课表,实现“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规范课程落实,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日常巡课力度,确保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规范教学行为,并做到巡课必有反馈,针对需改进、需提高之处,点对点提醒并持续关注,从而持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3.规范课务安排,保证教学秩序

开学初,依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务处工作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开展工作,制定好学校作息时间表、班级课程表、课堂监控表及延时服务活动安排表,先后开展了3次班级“三表”检查工作。日常中严格教师考勤,做好病、事假等记录,每周进行2次公示教师考勤,做好教师的调课、替课工作,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4.规范学籍管理,确保人籍一致学期初,教务处开展了全校性的生籍一体工作大排查,对各年级在校学生人数、请长假学生人数及休学复学转学人数进行了详细梳理,分类建立了相关台账;按照山东省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规范办理转学手续,并将其纳入班主任考核,使学生的转入、转出更加科学、及时、规范、透明。

二、业务督导促规范,精准把脉以精进

1.规范集体备课,保证入深入实学期初,教务处完善课时备课卡,对教师的备课做了更详细的要求。同时,加大集体备课力度,每周开展一次有组织、有内容的有效备课活动,教务处相关学科负责人全程参与,对开展情况及时总结。

2.规范常规检查,促进教学规范为将教师教学各环节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按计划开展初、中、末三次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活动,每次检查都定主题、认真组织,详细布置,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老师及时整改,并进行二次整改回头看,每次的随机抽查也是不定人不定时深入教室和办公室进行随机检查,重点查看对问题整改情况,真正做到“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规范课堂教学,提升专业素养学校坚持校级领导包级部,中层干部分学科制度,建立了由校领导和学校中层组成的课堂教学指导小组加强巡课力度,开展了推门听课活动,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改进,以求教师业务能力的精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开学初,教务处召开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会,提出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要求,布置学期教研计划,让教学有目标、有计划、有秩序,同时也力求让全体组长在交流研讨中共同进步。先后进行了启润课堂模式研究主题、分层作业研究主题、试卷命制、教学资源整合集中教研活动和20余次公开课主题小教研,通过扎实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活动,提高了校本研修水平。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学期张楠老师获山东省基本功全能三等奖,单项第一名的成绩,开设21节校级公开课,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劳动学科6名教师在区级开课展示,承办全区体育足球一体化教学现场会,从质和量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4.规范作业监督,围绕学科作业设计与评价改革实施梯级推进,让青年教师先行,同学科教师跟进,作业坚持“星级”分层,分学科举行了作业研讨、作业批改展评和假期作业设计与展评活动。

5.规范质量分析,促进以评促教为积极响应区教体局关于质量提升年的要求,开学初,教务处组织三至五年级教师、全体综合学科教师开展质量分析会,反馈上学期检测情况,探讨本学期提升质量的策略与方法;学期中,先后组织各学科组教师进行命题能力培训及试题命制、一二年级乐考相关测试题命制;学期末,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同题共研”活动,各学科教师全面分析自己所任教学科的质量,形成分析报告,以此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6.家校合育,9月初、11月,分别召开一年级家长会、期中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就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特色等做了全面的介绍,任课老师就班级情况、常规管理、各学科质量及要求等方面与家长交流,对于家长们的问题,耐心解答,架起了家校交流的桥梁。为了更好地提升新一年级综合质量,为适应小学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更好成长,11月22日,召开一年级专题家长会,会上邀请优秀学生家长就家校共育、家庭教育进行了经验分享。

三、缤纷社团绽光彩,创新课服乐开怀

学校积极探索课后服务新模式,从家长的需要、孩子的需求和社会的关注出发,用心用情推进课后服务的落实。本学期,学校结合“双减”政策要求,着力开发、整合和开设了11门校本课程,以“基础+拓展”为核心内容,打造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通过“校级社团活动”“级部选课走班”“班级特色活动”三级联动,全校近600名学生实现了全员参与,人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项目。丰富灵活的课程设置,营造了安全有序、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在具体实施中,学校注重课程质量的打造,以“全员覆盖+精品打造”为主要形式,充分挖掘校本资源特色,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求。课程内容涵盖艺术、体育、科技、阅读等多元领域,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又关注他们的综合素养提升。学校以实际行动践行“双减”政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让校园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此外,教务处对课后服务质量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每天安排教干教师对各项课后服务开展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并在每周进行汇总和反馈,及时优化服务内容,确保高质量推进课后服务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与反馈机制,学校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育人效能,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以“五好”工程位抓手,促进学生全发展

为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学校以“五好”为主线,面向全校学生从“读书、演讲、书写、体育、科技、艺术”方面,通过一分钟演讲、外墙作业展示、阅读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科技节、体育节系列活动,积极探索创新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教务处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了乐考2.0的综合素养评价活动,将跨学科内容为依托,通过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结合,让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模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成长与快乐。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也为家长提供了更全面的成长参考,推动学生实现自我提升与全面发展。

五、关注心理助健康,塑造阳光好心态

为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了“多彩校园,健康心态,蓬勃人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校营造了关爱自我、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落实。

在活动推进中,学校注重全方位、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布局。9月份,教务处组织了二至六年级学生的心理普筛工作,规范建立“一生一档”材料,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成长记录;10月份,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11月份,以“守护心灵 相伴同行 快乐成长”为主题的第一届心理游园会成功举办,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与重视。

这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了成长与感悟,教师在工作中增强了心理育人的专业素养。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六、构建劳动育德行,体教融合助成长

本学期,教务处继续执行学校“332”融合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各年级每周安排1节课劳动课并安排1名专职,多名兼职劳动教师授课,落实课标中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种类型10大任务群的相关教学要求。本学期共组织劳动学科主题教研1次,9月份组织全校师生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本学期在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砺珠园,共组织种大蒜、种玉米、刨花生、收小麦等劳动实践活动。

“少年强,则国强”。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实现学生拥有良好身体和健康身心的重要基础。我校体育课程开齐开足,特色运动校本课程百花齐放,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得到有效保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欢乐体育大课间运动以及各种体育项目训练,以体育节为主线,先后开展第七届区长杯足球联赛、队列队形、广播操比赛系列体育活动。我校在区长杯足球联赛中获女子第4名、区级跳绳比赛获女子单项第4名,团体总分实现0的突破。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不忘来路,向阳生长。回望本学期,教务处全体成员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未来,教务处将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继续团结奋斗,勇往直前,为我校教育之花再添一抹浓烈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