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任城区 > 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 > 教育教学 > 教学信息

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2-20 08:57 信息来源:任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依据教育大纲,严谨规范课程设置与实施,确保课程体系兼具完整性与科学性,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

2.优化教学管理流程,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能,为教学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3.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全面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显著进步。

4.有序开展项目化主题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方法创新。

5.稳步推进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通过丰富的活动和优质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6.深入实施“五好”工程,即写好字、读好书、讲好话、好身体、好素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

二、具体工作内容

(一)规范课程

1.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与地方课程要求,更新课程表,开齐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各类课程,确保课程设置的完整性,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知识框架。

2.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监督机制,教务处将定期检查各班级课程表的执行情况,杜绝私自调课、占课现象,保证课程按计划有序开展。

(二)强化教学管理

1.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评价等各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与标准,推动教学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学期初教学工作会议上进行培训,在学期初、中、尾进行三次常规检查。

2.加强备课管理,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与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设计。本学期推行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模式,每周组织各学科组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重难点与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风格与班级实际进行个性化备课。本学期在教师准备参加区级教学基本功比赛期间,组织集体备课重点围绕比赛项目进行研讨,提升教师参赛水平。

3.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教务处将不定时开展课堂巡查,密切关注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课堂秩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4.规范作业管理,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科特点,合理控制作业总量,分层布置书面作业、实践作业和阅读作业。定期开展作业检查与优秀作业展评活动,促进教师提升作业批改质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提升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质量监测,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分析,为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教学工作会议上对期末成绩、综合抽测进行分析。在迎接小学教研中心和综合教研中心教学视导前,利用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全面教学质量复盘,针对性优化教学。

2.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安排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洞,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关注优秀学生的培养,为他们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和竞赛机会,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3.积极组织教学研讨活动,继续开展主题示范课,视导前邀请教研员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规范开展项目化主题教研活动

1.结合学校教学实际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确定本学期的项目化主题教研活动内容,引导教师聚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

2.以学科组为单位,围绕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每周进行教研活动,各学科组需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和时间。活动形式包括课例研讨、专题讲座、教学反思交流等,确保教研活动丰富多彩、富有实效。

3.在教研活动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要求教师每次教研活动后撰写心得体会,将教研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实现教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五)体、卫、艺工作

1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体育课,规范开展广播操+体能练习内容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2.加强体育教学管理,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以学生体质测试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重要指标。计划6月初进行体测检测,作为体育学科教学成绩。

3.积极筹备并组织开展学校体育节活动,计划启动仪式(4月)、春季田径运动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宣传栏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在组织大型活动如体育节、运动会期间,加强卫生安全教育。计划在3月、6月进行专题教学。

5.按照上级要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有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和指导,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6.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加强音乐、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提升综合素质。

7.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5月底开展绘画比赛、6月底进行音乐技能检测

8.加强艺术社团建设,本学期计划成立绘画社团、书法社团、合唱社团、舞蹈社团等,选拔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六)“五好”工程实施

6.学期初为学生制定明确的体育技能发展目标,要求每个学生在本学期掌握两项基本运动技能+一项其他体育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广播体操、体能操、眼保健操等活动。

7.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科技节、艺术节等主题节日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活动中成长。

(七)家校共育

1.5月份期中精心组织期中家长会,全面、细致地向家长汇报学生半学期以来的学习情况与在校表现,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长共同探讨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

2.5月份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诚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亲身感受课堂教学氛围,深入了解学校教学与学生学习状态,促进家校之间的深度沟通与理解。

5.6月份扎实组织家访活动,搭建便捷高效的线上沟通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日常表现,及时解答家长的疑问,确保家校信息交流的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