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任城区 > 济宁市观音阁小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济宁市观音阁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2-21 08:45 信息来源:任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工作新发展

(一)以学习促发展,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党员教师的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工作部署上来,用党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创建活动。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员集体学习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三会一课”时间,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时事政治、形势政策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理论、优秀党员教师先进事迹的学习,写心得体会、谈感想收获。党员教师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6次,党支部书记本学期上党课不少于2次。不断丰富党员的学习内容,鼓励和支持党小组开展多样、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加强党员队伍的廉政警示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廉政建设专题教育,做好节日前廉洁提醒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带动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4.抓好全体教职工的学习。结合全体教师会,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围绕教师队伍的作风建设、教师的素质、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以及教育法律法规等主要内容,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树立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的师德形象。

(二)以制度促规范,不断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1.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书记负总责,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支部副书记和支委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各负其责,强化督促检查。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坚持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两提高”。

2.健全党建工作考核机制。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明确学校党支部抓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增强学校党支部抓党建工作意识,健全学校领导班子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述职和考评制度

3.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健全支委班子的学习制度,加强对支委分工的责任制考核。真正在党组织中和学校工作中树立榜样,努力提高党务工作水平,确保党建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4.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加强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对入党申请人及时安排培养人加强引导和培养,培养联系人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与其交心谈心,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水平。

5.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坚持“按照党员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加强在教学一线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吸收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的组织中来,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6.加强学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根据教育发展实际和领导班子长远建设的需要,及时补充和调整学校中层后备干部,并分配承担一定的学校管理工作,为后备干部搭建学习、锻炼平台。

7.持续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做到真公开、真落实。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规定,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严格执行重大物品政府采购制度和基建项目招标制度,持续推进校务、帐务公开工作。

(三)以实践强作风,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1.开展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开好组织生活会。会前做好谈心谈话活动,征求学生、家长、教职工对党组织及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力度,促进党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继续向好转变。

2.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要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法制教育和宗旨教育,筑牢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防线。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密切联系群众,要经常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积极解决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对有困难的教职工、学生要给予更多关爱。

3.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帮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帮扶重点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引领。

4.进一步加强党建活动阵地和党建资源建设。注重强化“仪式感”、增强“庄重感”、提升“自豪感”,将“重诵入党誓词”、“重读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过程”、诵读党章、党员政治生日作为重要程序实化固化;加强党建氛围,通过宣传栏、党员活动室等建设,营造良好的党建文化氛围;创设多样的党建活动,搭建服务平台和路径。

二、聚焦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成长

(一)夯实常规管理,构建秩序井然的教学环境

本学期教务处重点对作业、作批进行监督和检查,严格执行学校原有的作业设置和批改要求,作批要根据书面作业的内容记录下关键错误,然后归纳、总结、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指导改进课堂教学,弥补备课和授课中的不足之处。

提升课堂教学巡查力度,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教导处将每周安排推门听课,并将根据课堂情况,进行整体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定期对巡查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和反馈,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深化教学研究,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1.本学期各教研组要重点组织主题教研,把平常教学中遇到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为研究的主题,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重点放在“为什么要这样做?”“做到了吗?”“能不能做得更好?”这三个问题上进行研究,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真正实现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有着鲜明主题、人人参与互动。教务处将组织各学科开展大型的主题教研活动。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学期,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区教科室的课题相关工作。我们去年的教科研工作得到了区教科室领导的大力称赞,本学期各教研组在主题教研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小课题研究,侧重围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开展研究,破解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使课题研究真正成为教师积累经验和专业成长的肥沃土壤。各教研组要注意细化过程性材料的积累。

(三)注重团队提升,打造高素质的教师梯队

1.继续重视教师梯队培养,重视群体化专业提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多举措强化教师培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师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本学期学校将在4月底举行贲友林工作室挂牌工作。

2.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备说上评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本学期将开展师徒结对磨课活动、同一主题下不同年级的大单元教学活动及毕业年级复习课展示活动,共同探索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创设一个充满活力、创新进取的教学氛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四)抓实毕业年级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学校将在第2周召开五年级教师座谈会,广泛听取老师们的建议,改进学校工作,为五年级教师更好的服务。加强五年级推门听课与坐班听课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同时,学校注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将对学生进行不同主题的心理疏导。

三、加强德育建设,培养全面发展新人才

(一)继续加强规范养成教育,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各中队要组织学生学习并背诵学校制定的《济宁市观音阁小学一日常规》《济宁市观音阁小学学生礼仪规范》,并以此为准则,力求在行业规范方面做到:管住嘴,不说脏话、粗话;管住手,不乱涂乱画,不攀摘花草,不乱扔杂物;管住脚,不追逐乱跑,不践踏草坪。在文明礼仪方面做到: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在成长人际关系中做到: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在卫生方面做到“五无”:地面无垃圾、室内无纸屑、墙上无脚印、桌面无刻画、出言无脏话。注意个人卫生,做到打喷嚏捂口鼻,如厕后勤洗手。

(二)抓好少先队自身建设。

1.健全少先队组织,培养少先队干部。

期初,进行大队委员选拔。通过中队推荐、岗位竞聘,选拔一批有责任心的小干部,让他们自主管理和设计队活动。完善队员自我管理模式。中队抓好中队干部的培养,同时,设立各种实践岗位,让不同层次的队员在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岗位中得到发展。进一步巩固少先队大、中、小队建设,阶段性对队干部进行培训,确保队干部起到真正作用,同时,大队、中队委成立自我检查小队,加强自治、自主训练,提高少先队员的能力。开展好队会、队日活动,积极发挥少先队在班集体建设及各项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抓好学校升旗手、护旗手训练工作,促进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稳步发展。完善大队制度,建立各级各类薄册,使大队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活动有安排,过程有记载,最后有评比;充分发挥红领巾自理岗监督和管理作用,每周总结

2.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有形化的探索,大力开展少先队礼仪教育,加强对少先队礼仪用品的规范管理,教育少先队员坚持佩戴红领巾和少先队干部标志,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队旗、队徽、标志、队礼、呼号、礼仪等在少先队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3.强化阵地建设,切实发挥少先队的育人功能。

利用好少先队队室、管乐队、广播室、电视台、文化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广播台等媒介增强少先队文化的感染力,不断提高阵地建设的品位。

4.抓好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

(1)建立辅导员的培训制度,不定期组织辅导员学习理论,共同商讨少先队工作。通过学习讨论、上队课,说队课,辅导员间结对等多种渠道,帮助辅导员学习现代新理念,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积极把少先队工作要求融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认真使用好《班队会记录》《1530安全记录》《班主任工作手册》。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抓好班队与学生管理,强化班风建设,努力使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向精细化、特色化、实效化发展。

(2)重视德育教育主渠道建设。加强班队建设。班队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缩影。重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式的集体教育,上好主题班会课。各中队辅导员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加强后勤保障,打造学习工作新环境

1.强化员工安全培训 提升整体素质。建立员工安全培训制度:制定员工安全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做好安全培训记录。通过强化员工安全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可以提高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安全,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2.加强科技应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建立数字化校园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科学安全管理系统,实现校园安全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如APP控制空调等。

3.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4.加强与社区周边单位的合作。积极与社区沟通,争取共建支持和帮助,达到共同发展,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