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课标为导向,落实"双减"政策,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教学管理目标:以制度建设立规范,以过程管理促成效,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细化教学管理,着眼于过程性跟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2.教师培训目标:通过基于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的岗位练兵、业务评比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辐射作用,开展“青蓝同辉,梦想社团”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认真学习新教材,新课标,吃透课标要求,从多个主题加大对新课标要求的理解,将课标要求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学和校本教研中。
3.课堂改革目标:引导教师研究学科教学规律,因科制宜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任务驱动下的问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适合校情、学情的高效课堂。结合大单元教学的各项要求,通过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落实课标理念,探索学科间融合,开展跨学科教研,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4.教学质量目标:树立正确的质量发展观,既要大张旗鼓提质量,又要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力争学校各种成绩稳步提高,确保我校非毕业班学生检测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在今年的毕,结业年级中考中,争取得好的成绩。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常规教学管理:精细化+数据化
1. “三查三改”质量监控
查备课:推行“基础教案+个性化批注”电子教案模式,每月抽查教案中分层目标标注情况。
查课堂:业务校长、教务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重点观察学困生参与度与教师分层提问设计。
查作业:实施“基础题(70%)+提升题(20%)+挑战题(10%)”分层作业,建立班级作业台账。
2. 动态学情分析
每月组织“学情会商”,利用E积分系统数据(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进行跟踪管理。
(二)课程改革:降低难度,强化基础
1. 校本课程开发
各年级各教研组开展“试卷讲评课”、“复习研讨课”研讨及集备展示课,深入开展基础课型及专题研讨课,易错考点、高频考点研究。
2. 分层教学实施
推行“班级内分层”:同一课堂根据学情设置基础组(完成课本例题)、提升组(增加变式训练),教师因材施教。
初四年级开展“培优、增厚”分层辅导,针对年级前40名和及格线附近的学生进行,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提升解题能力,强化基础题型训练。
(三)教师培养:实战导向
1. 实施“三阶”培养计划
新教师(入职3年内):推门听课,开展“过关课”评比(重点考察课堂纪律管理、基础知识讲解清晰度)。
成熟教师(入职3至10年):组织“新课标解读”“新课标课例解读”培训,加强对课标的研究。
骨干教师:承担“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指导教师工作,开展示范课展示。
2. 教研活动改革
针对教研室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每次校本教研活动除常规活动外增设“新课标探讨”分享环节和基本功实战演练环节。
(四)跨学科研究:小切口,重实践
1. 主题设计贴近生活
鼓励各教研组开展跨学科教研,结合学情引导学生设计贴近生活实践的研究项目:如 开展“校园农场”类项目:生物(植物生长观察)+数学(产量数据统计)+语文(实验报告撰写);组织“家庭用电调查”:物理(电路知识)+地理(能源分布)+道德与法治(节约意识)等。
2. 成果展示轻量化
通过活动美篇、手抄报、实验报告等形式展示成果,降低参与门槛。
(五)E积分管理:全员激励
1. 学生积分应用
结合学生在校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各级部自主设置积分卡发放和兑换制度,开设积分兑换超市定期进行积分兑换奖励,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2. 教师积分联动
将学困生转化率、学科进步名次,班级进步名次,学科排名,E积分使用活跃度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六)师生阅读活动:学科融合+习惯养成
1. 学生“三级阅读”体系
晨读:语文/英语教材重点篇目(每日10分钟)。
阅读课 :学科拓展阅读。
晚诵:六年级,七年级钉钉阅读打卡(录制1分钟语音,计入E积分管理)。
2. 教师读书活动
开展“与书为伴,阅见美好——青年教师共读一本书”读书活动。发动老师利用假期阅读《教育e积分管理概述》,完成读书笔记(约10次),撰写一篇读书心得(题目自拟,1000字)。开学初学校召开青年教师读书分享活动,每位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七)毕结业复习管理:精准施策
1.作好毕(结)业年级师生的动员工作,召开全体毕结业学科教师会、备课组长会,初四各层次学生、家长会,增强师生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针对毕(结)业班的工作,要求全体毕(结)业年级师生树立忧患意识,团结一心打好这场攻坚战。
2.开展“五题教研活动”。加强毕结业年级选题、命题、讲题研究。“选典题、练真题、讲例题、评好题、命优题”,指导学生会讲题,会评题。要求毕结业学科教师结合新课标认真研究中考方向及近两年省中考试题和近三年济宁市中考试题的改革思路、走向、题型、结构、知识点、知识体系,制定扎实有效的教学计划。
3. 注重毕(结)业年级教学质量的跟踪、管理等一系列监控评价体系,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针对毕(结)业年级的教学开展专题研究。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明年中考无薄弱学科。定期召开毕(结)业年级教师会,分析情况,制订对策,解决问题。及时召开阶段教学质量分析会,针对存在问题,及时争取补救措施,及时调控学科的教学工作。
4.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学生作业,及时组织必要的单元、章节的针对性检测;认真研究中考方向及近两年考试的改革思路、走向、题型、结构、知识点、知识体系,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
5. 三轮复习策略
一轮(3-4月):地毯式梳理教材基础知识点,配套各学科复习指导用书。
二轮(5月):专题突破(重点训练选择题、填空题等易得分题型)。
三轮(6月):仿真模拟+心理辅导,开展“每日一练”基础题限时训练。
6.加强体育、信息、实验操作的教学和训练工作。抓好体育课与大课间训练,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做好家校联系,让家长配合。做好信息及实验操作的教学与强化训练。(择机安排一次体育模拟考试)。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学期我校要通过落实教学管理的各项措施,强化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树立“校兴我兴,校衰我耻”的团队意识,稳步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为学校下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