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转变教师观念,促教学方式的变革,强力推行高效课堂的实施,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针对学校实际,抓好工作重点,秉承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二、工作重点
1.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双减政策。
落实《中学教学常规》和《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细化备课、授课、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生辅导、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入手,针对六中实际,精心优化教学设计和作业设置。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
2.优化教学管理流程,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优化各种考试组织流程,加强教学质量过程性监控,提升教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营造规范有序、和谐高效的教学秩序。
3.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研究高考题,总结趋势和方法,研究考纲和课程标准,精准定位教学内容;精心备课;精心上课:依据自主探究合作的基本方式,强调课堂的生成性、有效性,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精心布置作业;精心测试。继续推进“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汲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沃土。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举办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等各项比赛,教师教学技能,锤炼教学内功,赋能教师专业化成长。继续深化“青蓝工程”,落实“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通过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
5.丰富教研活动形式,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落实兖州区教体局“教育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推进“学思课堂”建设,鼓励老师跨学科教研,开展主题式教研,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和创新思维,让教研活动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平台,让智慧在交流碰撞中闪光。
6.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助力个性成长。加强学业指导和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关注学生学习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学生在多元舞台上绽放光彩。
二、落实措施:细化落实,务求实效
1.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把考核结果及教学实绩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2.坚持推进听推门课、相互听评课工作,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学科主任不少于30节,教务主任、业务校长不少于40节,校长不少于30节,做到“讲有所听、听有所思、思有所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提升教师服务水平,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4.强化过程管理,注重督导检查。建立健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5.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宣传栏、会议等多种途径,加强对教导处工作计划的宣传和解读,营造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
兖州区第六中学
202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