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数字赋能五大振兴 擘画乡村发展蓝图

发布日期:2025-03-24 14:05 信息来源:济宁市大数据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当下,数字技术正逐步成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在此背景下,邹城市将数字技术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融入乡村建设各领域、全过程,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智慧农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邹城市通过创建智慧农业园区、智慧农场、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应用,利用数字化平台不断推进邹城农业生产现代化、智慧化,数字农业在邹城全面铺开。其中,食用菌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在新品种繁育、物联网IOT技术应用、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等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下一步,邹城市将在智慧农业方面持续发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百企兴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邹城市通过“百企兴村”小程序,各类企业和行政村自愿结对、联建发展。企业结合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太平镇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采取“先赊后付”模式为前韩村村民提供菌棒种植技术指导、兜底收购等;看庄镇联合企业推行家庭作坊式培训,抽调企业技术骨干进村入户脱产带徒,为东柳下邑村解决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邹城市“百企兴村”小程序帮助本地村民学习业务技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切实缓解村民就业难、企业用工难问题,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线上线下融合共促乡村文化振兴。邹城市依托“两节一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幸福文化快线”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结合传统佳节,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冬春文化惠民季”系列线上线下特色文化活动,即使在外务工的游子,也可通过微信客户端收看“村晚”等文化节目,触发思乡之情,增强乡村文化凝聚力和吸引力。同时,邹城市大数据中心通过“爱山东”APP打造“一部手机游邹城”,一键查看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乡村旅游文化顺势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数字化技术创新乡村生态振兴。邹城市数字化智慧渔业繁育基地车间通过数字化智慧渔业养殖技术,实现水循环利用。养鱼池里的水凭借循环水处理系统,通过管道进入微滤机进行分离、生化、紫外线杀菌等,后再重新回到养鱼池,始终使水质保持最佳状态,整个过程产生的养殖污水也不浪费,经过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节水、高效、无污染、零排放。渔业养殖形成了繁育、孵化、养殖、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提高产量的同时还保护了生态环境,乡村生态振兴愿景正逐步实现。

数字党建平台重构乡村组织振兴。邹城市构建数字党建服务平台,根据党员、低保户、五保户、精准扶贫户等标识每户人员的人员属性,直观展示户内居民所属类型,做到一屏知村情、一网管全村,实现诉求全收集、民情全掌握、服务全方位;村帮扶办公室设置“一按我帮你”服务平台,群众点击“一按我帮你”按钮,可以直接跟平台进行视频求助,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打造文明乡村积分系统,和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设定加减分事项,以村庄为单位,以道路街巷为单元划分责任区域,采取“正向积分、反向扣分”的奖惩机制,以积分兑换生活物品,增强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主动性,在引导群众自觉维护人居环境的同时,潜移默化间涵养乡风文明。

下步,邹城市将以全省首批数字农业发展县建设试点为契机,深化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给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