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个爱国卫生月】爱卫新篇章,健康“心”生活——走进公明社区,共筑全民健康防线
2025年4月是全国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主题为:爱卫新篇章,健康”心“生活。为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健康中国行动,梁山县第二医院走进公明社区,开展健康科普与义诊活动。本次活动累计服务居民200余人次,发放健康手册600余份,覆盖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三大重点人群,用“家门口”的贴心服务,掀起全民健康管理新风潮。
一、从“治病”到“防病”的实践跃升
✅ 全人群覆盖:精准科普,分层服务
儿童群体:“小手拉大手”健康启蒙
趣味课堂:儿科团队以“营养金字塔”拼图游戏,教会孩子区分高糖饮料与健康零食,现场展示含糖量对比模型(1瓶可乐≈14块方糖)。
家长必修课:针对儿童近视、肥胖问题,推出“20-20-20护眼法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秒)和家庭运动计划模板。
青少年群体:破解“亚健康密码”
体态筛查:为82名中学生筛查出异常者2人,康复科专家演示靠墙站立矫正法。
心理减压:心理科开设“压力涂鸦墙”,通过绘画分析疏导学业焦虑,科普“478呼吸法”应对考前紧张。
老年群体:慢病管理的“个人方案”
药箱改造计划:药剂师上门为独居老人整理过期药品,标注“早中晚”分药盒使用示范。
✅ 全场景渗透:从厨房到运动场的健康革命
控油限盐行动
厨房实验室:用“限盐勺+控油瓶”现场演示,对比显示常规饮食用量:一餐减少5g盐。
超市实景教学:带居民解读食品标签,识别“隐形盐”(如面包、酱料),推荐低钠酱油替代方案。
科学运动矩阵
老年人防跌倒训练:康复师指导“金鸡独立+脚跟行走”平衡练习。
青少年体适能挑战:设立跳绳、平板支撑打卡榜,鼓励家长一起参与其中。
二、居民健康觉醒:看得见的改变
👨👩👧👦 三代同堂的健康接力
王奶奶(72岁,糖尿病患者):“医生教我‘拳头法则’——每餐1拳头主食、2拳头蔬菜,再也不用为吃多少发愁了!”
李同学(15岁,初三学生):“原来每天跳绳10分钟就能改善颈椎问题,我和爸妈约好放学后一起锻炼。”
张女士(38岁,二孩妈妈):“孩子现在主动要求带水果盒上学,家里的薯片可乐全换成了坚果和酸奶。”
三、心理健康的“三防三促”策略
🔍 三大预防重点
儿童心理发育:
警惕“过度教养”导致自我效能感低下,建议每日给予1小时自主决策时间。
筛查预警:持续6周以上的情绪低落、社交回避需专业介入。
青少年网络成瘾:
家庭“屏幕时间公约”:工作日≤1.5小时/天,周末≤3小时/天,配套设立“无手机晚餐”制度。
老年认知衰退:
脑健康操:每天10分钟“手指算数+颜色命名”交叉训练,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27%。
从一餐一饭的细节把控,到一生一世的习惯养成,梁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愿与您携手,以爱国卫生月为起点,将健康融入日常、化作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