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菜

发布日期:2025-04-07 09:56 信息来源:曲阜市 浏览次数: 字体:[ ]

孔府菜是鲁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鲁菜的中流砥柱和杰出代表。

2011年,孔府菜烹饪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12月,孔府菜惊艳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孔府菜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古今烹调技艺,汇聚南北饮食精华,在食料选择、菜肴烹饪、宴席设计、糕点制作以及饮食礼仪等诸方面都极为考究。从孔府走出过许多名品菜肴,如孔府一品锅、神仙鸭子、诗礼银杏、带子上朝、一卵孵双凤、烤牌子、花篮桂鱼等,都知名于海内外。


诗礼银杏

《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在家中庭院内,教导儿子孔鲤学诗习礼。其后世为了纪念孔子教子学诗习礼的“庭训”,于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在孔子故宅内建造了“诗礼堂”。堂前有雌、雄二株银杏树,春华秋实雌株结果累累。孔府厨师将银杏氽熟后,在炒勺内烧至五成熟,倒入蜂蜜,慢火煨烤收汁至金黄色。菜成,色如琥珀,清鲜淡雅,酥烂香甜。


此菜首次上席时,名为“甜蜜银杏”,衍圣公认为此菜味道虽好,但名字不雅,当了解此菜所用银杏乃“诗礼堂”院内古树之上,随即赐名“诗礼银杏”。



衍圣公将“诗礼”与银杏连在一起,既可借此纪念孔氏先祖的“诗礼垂训”,又可借银杏的长生不老之意,表达衍圣公府“诗礼传家”、世代不衰、永远相承的心愿,真可谓一语双关。一个普通的菜肴,被赋予了高雅的文化意涵,食之可追忆孔子谆谆教子的匠心。


孔门豆腐

旧时孔府有许多佃户,其中有一个姓韩的豆腐户家住曲阜城东北书院村,他家祖祖辈辈给孔府送豆腐。至清代乾隆年间,韩家兄弟俩每天各给孔府送一方豆腐。有一年夏天三伏期间遇到连阴天,韩老二家做的豆腐没卖完,放着怕馊了,他就把豆腐切成许多小块,摆在秫秸帘子上晾着。


谁知他家不慎失火,晾豆腐的帘子也被烧着了,由于天阴、帘子湿,豆腐块有的被烤煳,有的被熏成了棕黄色。韩老二舍不得将这些豆腐扔掉,便取了一些放在盐水里煮了煮,一吃味道还挺不错。于是,他便送了些这样的豆腐到孔府,让衍圣公品尝。

衍圣公让厨师在炖豆腐时放了桂皮、花椒、辣椒粉等酌料,待豆腐被炖煮好之后,一尝味道甚好。从此,韩老二就专门给孔府制作、呈送熏豆腐,熏豆腐遂成为孔府的一道美味佳肴。后来,熏豆腐的做法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当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


什锦葵花干贝

典型的孔府象形菜,以十种以上的食材融合烹制,充分体现色、香、味、形、器、质、养、意、疗、合的十大特点。


相传七十五代衍圣公夫人彭氏,婚后二年无子,因其酷爱赏花,所以府内的厨师就投其所好,借葵花向彭夫人送上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的真诚祝愿。此菜以水发干贝为主料,辅以鸡里脊、水发海参、鲜虾仁、冬菇、竹笋、黄豆、火腿等,经腌制、剁泥、造型、烫、蒸等工序。此菜温中益气,滋阴、补肾。造型美观华丽,形象逼真,很受人们喜爱。

束脩为学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本句出自《论语·速而》篇。意思是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几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束修为学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和胸襟。



此菜选用上等五花肉,腌制晾干,蒸熟切片而成,佐以生菜、葱段,荷叶饼卷食。成品香味浓郁口感筋道。

推荐店铺:曲阜东方儒家花园酒店、曲阜阙里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