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旧关小学 > 体育美育 > 劳动教育

济宁市兖州区旧关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5-05-14 08:12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4年,旧关小学立足“五育融合”育人理念,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实践载体,构建“课堂+基地+活动”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见效。

一、工作推进亮点

1. 资源整合,建设特色劳动实践基地

2024年3月,学校联合龙桥街道、旧关村委,挖掘区域资源,在校北开发近2000平方米劳动实践基地,未动用学校资金。基地规划“果树种植区”“蔬菜培育区”“中草药试验区”三大功能区,已栽种果树24棵(含杏树、柿子树等6类品种)、蔬菜12类(含花椒、玉米等作物),后续将根据时令增种艾草、金银花等中草药,打造“四季有绿、三季有果”的生态实践空间。

2. 学科融合,构建劳动教育课程群

以语文、综合实践、科学学科为依托,开发“劳动+学科”融合课程:

    语文学科:结合劳动实践开展观察日记、植物说明文写作;

    科学学科:开展“植物生长周期探究”“土壤成分分析”等主题实验;

    综合实践学科:设计“蔬菜种植与营养搭配”“果树嫁接技术”等项目化学习任务。

    3. 活动赋能,创新劳动教育载体

   “以书换蔬”活动:结合兖州区读书节,组织学生用闲置书籍兑换劳动基地产出蔬菜,推动“阅读+劳动”双实践;

   “家庭劳动打卡”计划:发布《家庭劳动任务清单》,涵盖“整理收纳”“烹饪实践”“绿植养护”等内容,家校联动培养劳动习惯。

二、实施路径与举措

1. 拓展劳动教育空间

   校内基地:以劳动实践基地为主阵地,划分班级责任田,实行“承包制”管理;

2. 深化劳动教育内涵

    劳动+德育:将劳动教育融入“文明班级”“劳动之星”评选,树立“劳动最光荣”价值观;

    3. 强化劳动教育评价

    建立“过程性+成果性”双轨评价机制,通过《劳动成长手册》记录学生劳动参与度、技能掌握情况;

    一二年级无纸化测评开展“劳动技能”项目,提升劳动实践能力。

三、阶段性成果

实践基地建设:完成果树、蔬菜种植区初期建设,形成“种植-养护-收获”完整链条;

活动覆盖:开展“以书换蔬”活动3次,惠及学生800余人次;一二年级无纸化测评劳动技能项目,参与学生500余人;

四、未来规划

1. 完善中草药种植区建设,打造“中医药文化劳动实践基地”;

2. 开发“劳动+非遗”课程,融入扎染、陶艺等传统技艺;

    3. 探索“劳动教育学分制”,将劳动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旧关小学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以实践基地为载体,以课程建设为支撑,以活动创新为驱动,努力培养“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新时代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