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汶上县 > 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发布日期:2025-05-14 11:53 信息来源:汶上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总则

初中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工作,其他各项工作均以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原则。每学期要按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一、教学计划

1.开学一周内每位教师写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制订计划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学情。计划内容为: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学情及教材分析、措施、进度等。

2.各学科要认真规划新授、复习的阶段和界定目标、任务,要恰当安排必修、选修课的教学,把握各年级应达到的教学水平。

3.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计划要经备课组集体研究后上报。

二、备课

4.备教材:教师要研究掌握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适当参考有关资料,领会课程标准要求,研究各单元、章节和课题在全书的地位和内在联系,确定教学目标,并且能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5.备学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兴趣、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应掌握的预备知识,完成规定教学活动的准备。

6.备教法: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教法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思想,要突出学生活动设计。

7.写教案:教案是认真备课的产物,要充分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案要求书写工整、条理清楚、繁简适当、内容完整。不得无教案或带旧教案进课堂上课。

8. 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坚持必要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原则上须每单元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三、上课

上好每节课,提高课堂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9.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思想正确先进;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3)教学内容准确清晰;

(4)教学方法恰当;

(5)教学结构合理;

(6)教学基本功扎实;

(7)教学效果良好。

10.上课要求

1)教师要按时上、下课,课前3分钟在教室门前等待上课或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上课铃响立即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无教案不准上课;

3)不准随意改变授课计划,删减教学内容;

4)课堂上不准随意离开教室;不得擅自调课或提前下课、停课;

5)上课不得讲与课内容无关的其他事情;

6)不准辱骂、变相体罚或体罚学生。

7)理、化、生学科教师必须开足、开齐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禁止以讲实验、画实验、看挂图、看视频等代替学生动手做实验。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1.学生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寒暑假期间的书面家庭作业一般每天平均用时小学不超过90分钟,初中不超过120分钟。

12.充分认识作业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积极的作业情感体验。把作业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突出作业研究在备课环节中的地位。作业内容要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切实做到教、学、评一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13.教师要按照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布置系统性、多样性、趣味性的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积极探索布置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14.教师要根据作业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作业批改方式,做到有布置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纠必复批。学校和教师不得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

五、开展好音体美教学及其他课外活动。

15.学校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通过体育课及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16.学校要上好音乐、美术课,其他学科也要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发挥美育功能。美育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适合初中生的审美要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17.课外活动时间包括每天的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生活指导时间及每周的升旗仪式、班会、团队活动时间,除特殊情况外,活动一定要照安排执行,不能随意中止或变更。学校将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活动情况记录,对教师承担的辅导任务,计入工作量。

六、教学研究

18.建立健全教研组织,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大纲,研究教材教法、交流教学经验。

19.各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定课时、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提高研究实效。

20、坚持互相听课评课,青年教师每期不少于20 师徒关系的教师,徒弟要听师父10节课以上,师父要听徒弟5节以上,其他教师不少于15节,原则上要求绝大多数听本学科的,且有评课记录。青年教师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中、老年教师要热情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互相取长 补短,相互促进。

七、教学评价

21.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采用开卷考试、实验操作、听力测试、辩论、情景测验、成果展示、小论文以及面试答辩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矫正和激励作用。

2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书面测试与口头测试、动手测试相结合,学科测试与特长测试相结合。

23.在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程度。

24.严格规范日常考试。学科单元测验由任课教师或教研组进行命题并组织实施,每个学科每个单元可进行一次测验。期中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中间;期末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末放假前一周。

25.做好阅卷、讲评工作。考试结束后及时阅卷,并进行统计分析,全面诊断教与学的情况。精心设计并上好测试讲评课,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实效性,认真实施矫正教学,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能力。

26.学生考试成绩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不得按学生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生排列名次,不得作为评价、奖惩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依据。

八、请假制度

27.教职工请假:1天以内由各处室部主任签批,并做好记录;1天以上3天以内由分管校级领导签批,并做好记录;3天以上由校长签批,并做好记录。

28.干部请假:事假,中层副职,1天以内由所在处室部主任签批,并做好记录;1天以上3天以内由分管校级领导签批,并做好记录;3天以上由校长签批,并做好记录。中层正职请假,1天以上3天以内由分管校级领导签批,并做好记录;3天以上由校长签批,并做好记录。

29.病假:须持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