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教育教学 > 教学教研

济宁市兖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5-14 09:42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落实学校济工技字〔2025〕1号文件深化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要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并结合学校2025年工作要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校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主要工作目标: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学校思政“十二条措施”,坚持立德树人,打造思政高地;加强能力建设,提升业务能力;深化职普融通,完善培养体系,提高大赛成绩,提升学校声誉;加强社团建设,促进全面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1.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推进“336”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6个一体化”,将“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向深入,优化课堂教学,构建“6+1”活力课堂模模式,实施“6步”教学法,变传统课堂为“行走课堂”“创意课课堂”。持续推进3个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专业、1个山东省技工院校优质专业(群)、1个山东省中职特色化专业建设。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

2.坚持立德树人,打造思政高地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十二项措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新时代学院思政课改革创新,拓宽思政教育渠道,把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建好、用好学院微信公众平台,构建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的立体化网络互动空间。

3.加强能力建设,提升业务能力。

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开展业务提升培训,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更新、教育理论、现代化教学技术方法的培训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提倡教师一专多能,提升学院“双师型”教师比例。推进“青蓝工程‘教师结对活动,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新增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争取教学教研成果省市级获奖20项以上。

4.深化职普融通,完善培养体系。

利用学院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平台,推进山东教育卫视青少年研学实践营地建设。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利用中职和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职普融通政策,以转段培养设立职普融通班,创新职普融通课程,开发职普融通教材,实施德技并修、学业兼顾、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力争2025年职教高考本科上线数量超过30人。

5.提高大赛成绩,提升学校声誉。

强化优势培育、错位培育、专家培育“赛项三育机制,确保省赛获奖数量、获奖层次再提升,力争在国赛中取得突破。用好大赛效应,注重成果转换,全力推进竞赛标准向教学标准、竞赛成果向教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6.加强社团建设,促进全面发展。

利用兖州区文化馆学院分馆、省技工院校“山东手造”中心教研组副组长单位资源,立足学情校情,结合我区非遗传承实际情况和现有师资力量,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开发特色培训教材,打造特色专业技能课程,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