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白衣堂小学 > 体育美育 > 美育评价

济宁市兖州区白衣堂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结果

发布日期:2025-05-15 17:29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文底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精神,我校系统组织开展艺术教育系列活动。

艺术教育是落实美育的核心途径与关键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育学生感知美、表达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涵养高尚的道德品格,厚植民族文化认同,激发创新意识与想象力,助力学生全面成长与健康发展。学校通过完善艺术教育工作机制,创新艺术教育实践路径,强化校园文化浸润与艺术活动渗透,使美育工作成效显著,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艺术课程建设

国家地方课程全面落实:学校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保障各年级美术、音乐课程规范开设,所有艺术学科均由专业教师授课,通过制度约束确保课程零挤占、零挪用,夯实学生艺术基础能力。

校本课程与社团体系多元:现已开发涵盖器乐、舞蹈、合唱、书法、手工、绘画、版画、剪纸等领域的校本课程及社团项目,既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又彰显课程建设特色。

二、艺术活动

多元化艺术实践:常态化开展文艺展演、书画展览、艺术采风等实践活动,以丰富载体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实践能力。

赛事参与成效突出:组织艺术社团参与省、市、区各级艺术节展评,其中管乐团获兖州区首届鼓号操比赛银号奖。

品牌活动创新育人:打造"每周一星"才艺展示舞台,累计为百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剪纸文化"校本课程成果丰硕,通过剪纸艺术墙展现学生创作风采。

三、艺术教师团队

师资配置合理:现有美术教师9人、音乐教师7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覆盖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学等领域,教师人均负责1项特色社团指导工作。

梯队结构优化:构建骨干教师引领、青年教师协同发展的专业团队,形成教学经验与创新活力并重的师资格局。

四、条件保障机制

经费设备双保障:设立艺术教育专项经费,按需更新教学设备,规范采购管理流程。

管理体系健全:成立艺(卫)体中心,由校长统筹管理,建立常态化教学督导机制。

教研机制常态化:学科组每周开展集体备课与主题教研,促进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五、特色发展成果

剪纸文化传承:构建"剪纸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创作成果通过艺术墙动态呈现。

"每周一星"品牌:打造常态化才艺展示平台,形成"人人能参与、周周有亮点"的育人模式。

管乐团建设突破:管乐团获区级鼓号操比赛银号奖,彰显艺术团队培养成效。

六、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专项工作组建设:组建测评领导小组,由艺(卫)体中心主任牵头,音美教研组协同实施。

测评闭环管理:实现学生100%参与测评,对未达标学生实施辅导跟踪与复测机制。

七、现存问题分析

部分家庭存在"重主科轻美育"观念,将艺术课程视为次要学科,影响学生社团参与积极性。需加强家校美育共识培育,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全方位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学校在美育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我们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实践,完善美育评价机制,努力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