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五里庄小学 > 教育教学 > 教学信息

济宁市兖州区五里庄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5-15 18:23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课程教学实施,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转变育人方式,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本学期将继续根据上级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转变观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守住底线。坚持以课改带教改提质量,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以变革教学方式为重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坚持绿色教育质量观,积极构建教师发展和研修共融成长专业生态,真正达到强课提质目的。

二、工作目标

深入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实施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推进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教学创新,提升教学实效性和创新性。深入推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课堂建设,充分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强课提质行动”“教学常规月”“学本教学”项目推进等活动,落实“双新”“双减”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学校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以及上学期工作开展情况,确定本学期中心工作是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和课堂教学,深化“336”教学模式,开展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围绕这一工作中心,学校将从完善内部管理模式、加强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的管理与督导、加强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加强对优等生和学困生的研究与指导、学生多元评价、毕业班教学策略研究等几方面入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作实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逐年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教学管理目标,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从终极意义上讲,学校的管理目标是培育社会人,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应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要将教学管理作为基于人、为了人、提升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我们要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学管理的根本任务。要不断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各项考核制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管理、常规管理、活动管理、学生成绩与评价管理、班级考核管理等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提供条件和平台。

(二)强化教学常规工作,关注教学过程管理

为更好的开展工作,借鉴上学期经验,本学期要不断加强学校内部建设。要做到分工明确、 主动合作、超前思考、讲求时效,公开公正、服务教学。

本学期,在常规工作管理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的各类教学规范和要求要严格执行,努力为广大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才能营造一个有序的、积极的环境。

1.要针对学校面临的新情况,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各项教学规范要求。以往的教学设计评价以内容的面面俱到、字数的多少以及字写得工整与否来论好坏优劣,课改后的教学设计应该看教案有没有独到的见解,有没有体现双新要求,教学是不是将学生置于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位置,是不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在新的知识的生长点环节是不是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时空,是否让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并在必要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等。为适应需求出台新的备课作业检查机制。

2.要继续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督导,深入课堂,开展调研;深化“学本教学”理念,完善“336”课堂教学模式,对年轻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跟踪指导,缩短差距,提升课堂实效和质量,让学本教学落实落地。

3.继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首先在语数外学科尝试设计适合我校的分层作业,并建立作业共享机制。在各学科举行项目化作业设计比赛、特色作业展、命题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真正达到减负提质提素养的目的。

4.细化对考务工作的管理,加强考试研究,准确把握在课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评估理念,新的评估标准等。

5.优化学生评价管理,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强化学生课堂管理,完善缺课追踪制度,畅通学生信息交流渠道。树立“尊重差异,追求个性,宽容另类”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采取“同一问题,分类要求”的办法,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努力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三)落实“指向素养•点亮课堂”行动

严格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基本要求(试行)》,以学生深度学习和素养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创设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文化,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构建学习流程,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时间学习、思考、探究、质疑、交流、练习,引导学生在自学、互学、展学、评价等活动中进行有效学习、深度学习。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成立课堂教学研究小组,进行课堂微课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2.加强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结合我校青培工程,以活动为依托,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养。计划举行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达标活动,让年轻教师达到“教学常规入门”“课堂教学过关”“教学能力达标”。另一方面开展教师教学业务系列评优活动,本学期计划举行青年教师赛课活动等。

3.立足课程改革,着力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红色文化理念,继续开发符合校情的校本课程,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打造品牌学校,提升我校影响力。

(四)切实提高作业教学效能。

以“减量降负,提质增效”为目标,指导教师准确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教学质量。依据学习目标确定作业内容,检测目标达成的情况;根据课标对不同核心素养水平层级的描述来确定设计作业难度;依据学生水平的差异设置作业层次,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实现因材施教。科学设计基础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坚决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把作业设计与批改作为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科学评价诊断学情、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全面掌握作业完成情况,强化作业规范批改及有效反馈。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各类作业设计和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课外作业设计、遴选、优化及优质作业共享机制。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功能,合理调控作业的结构和总量,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建立学校作业公示制度,学校作业公示栏,以级部为单位统筹作业安排,加强作业质量监测。

(五)加强教师教研队伍建设。

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引导学校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世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坚持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贯穿教师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等各环节,筑牢教育家精神践行主阵地。加强教研组和学科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的教师教研队伍。

(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组织的课程标准、新修订教材、评价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提升学科素养,更新学科知识体系,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创设专业引领良好氛围,借助“专家力量”“名师团队”加强校本和校际间的培训和交流,努力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研修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参与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公开课和典型经验的分享交流研讨,引导教师理解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整体把握新修订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借助“赛课”“观课议课”“课题研究”等活动,将教师基本功训练、专业化阅读和教育原理探寻等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和各类活动中,通过打造精品课堂、典型案例、课题成果等,助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成长。

(七)强力提升校本教研质量。

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科学、规范开展,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完善教研工作规程和制度,常态化有效开展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引导广大教师在参与教研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将学习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育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和备“教”、备“学”、备“评”、备“练”、备“考”明确为校本教研的固定内容,让“先学后教”“先备后教”成为教师的行动自觉。充分领会新时代新课改育人要求,不断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扎实开展主题式教研、项目化教研、跨学科教研、跨学段教研、大数据精准教研、协同化教研等。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实践、实证研究。进一步精细教研过程管理,切实提高校本教研工作质效。

科学实施教学质量监测。

抓实做细毕业班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毕业班班主任要认真分析班情、分析学生,制定出合理的班级工作计划。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确保毕业班学生的思想认识正确,使学生们能平稳、顺利、安全地小学毕业,以良好的状态升入理想的中学。

主要活动安排:

八月份:

1.设岗,进行教师聘任,先聘任级部主任,再聘任教研组长,接着班主任聘任,最后学科教师聘任;个别教师进行调岗

2.聘任代课教师、安置实习教师

3.设置课程表

4.分发教师用书和学生教材

5.制定教导处学期工作计划

6.打印开学前需要的各种表格

7.根据各班级学生实际人数变化,个别级部分班级调整。

8.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签订《代课教师承诺书》

9召开各年级家长会,一年级家长带领孩子熟悉校园

10.一年级定校服

11.个别教师的办公室微调

九月份:

1.课程表试用一周,个别课程再进行微调

2.一年级学生学籍信息统计,核对各年级学籍信息

3.新班主任培训,“青蓝工程”班主任结对,拜师学艺

4.加强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抽查

5.新学期青竹训练营的开营仪式,各校区青蓝工程举办师徒结对仪式。

6.教导处核算工作量,做好绩效工资、代课教师工资的核算。

7.各校区召开校本课程开发专题会议,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课程有机结合。

8.结合大单元教学,开展“336双向”课堂教学范式2.0版研讨会。

9.协助教研室开展新教师过关课及推门听课

10.及时公布并核实当月考勤

11.继续开展大家访活动

12.组建级部、学校家委会,召开校级家委会

十月份:

1.对所有新入职教师(含代课)进行听课、调研,上过关课。

2.对教师业务资料进行检查考核评价。

3.召开级部主任经验交流会

4.协助教研室开展推门听课

5.配合好教研室组织质量水平检测

6.大单元教学推进研讨活动。

7.及时公布并核实当月考勤。

8.做好庆国庆活动,国庆节放假。

9.教学常规管理督导检查。

10.完成困难学生营养餐和非寄宿生营养餐补助评定工作。

十一、月份:

1.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2.不定期抽查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3.配合好教研室组织每月一次的质量水平检测。

4.组织教学设计评比、业务检查。

5.举办青竹训练营成员的读书分享会。

6.组织好线上线下的共研“大单元”,共享“大观念”大单元教学案例设计研讨会,做好活动总结。

7.学期中的家长会,收集家长会心得

8.征订明年春天的教材教参。

9.亲子活动----一二年级亲子阅读、三四年级“我的家风故事”、五六年级亲子书信家教论文或我的家教故事评选。

10.完成困难学生营养餐和非寄宿生营养餐补助工作统计、上报工作。

11.及时公布并核实当月考勤。

十二、月份:

1.举行班主任经验汇报

2.征订学生寒假作业

4.不定期抽查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5.开展期末复习研讨会,各校区制定复习计划。

6.召开校本课题研究推进会议,进一步推动高效课堂建设。

7.大单元教学工作研讨会,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做好教学设计资料整理汇编。

8.及时公布并核实当月考勤。

一月份:

1.进入复习阶段,准备期末质量评价,一二年级无纸化测评,综合学科的质量抽测。

2.进行期末业务检查。

3.教学工作总结。

4.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5.做好假期工作安排。

6.老师们做好评定手册的填写工作

7.征订新学期师生用书,发放寒假作业

8.及时公布并核实当月考勤

9.做好教师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核算工作。

10.优秀家长评选。

11.书香家庭的评选。

12.各种资料的收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