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解读丨济宁市教育局局长王洪正解读《关于推动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
一、政策背景
方案出台是为贯彻全省教育发展大会精神,落实国家相关教育方针,解决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长期存在的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等问题,以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旨在通过整合教育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资源,优化学校和专业布局,改革办学与育人机制,到2026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实现两者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主要任务解读
1、统筹规划与资源整合。方案强调依据经济社会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有助于避免重复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优质学校,提升整体教育效益,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
2、招生与专业设置统筹。统一招生政策为学生提供更规范、公平的升学环境,拓宽技能提升通道。统筹专业设置使职业教育更好对接产业,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淘汰落后专业,发展紧缺专业,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
3、教学与人才培养改革。推进教学改革,构建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推广“做中学、学中做”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同时,加强德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符合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方案提出一系列措施促进产教融合,如资源共享、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等,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学徒制的推行和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升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能力。
5、技能培训与大赛统筹。将培训任务与绩效挂钩,激发院校和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培训资源优势。通过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促教,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院校教学质量。
6、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双师型”和“工学一体化”教师培养,建立教师共享机制,引进企业人才等措施,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师资实践能力不足问题,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为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7、教学质量评估。统一教学质量评估标准,规范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办学行为,促使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保障措施解读
通过成立协调工作组,加强教育部门与人社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解决融合过程中的问题,为政策落实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将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纳入统一财政保障范围,确保两者享受同等政策支持,以稳定的资金保障促进学校公平发展;明确两部门分工并建立各自负责的管理机制,凝聚工作合力,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将两类教育纳入政府教育职责评价,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对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以此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充分激发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总体而言,该方案全面系统,从目标设定到任务部署,再到保障措施,都为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和有力支撑,将对提升我市职业教育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济教字〔2025〕8号济宁市教育局 济宁市财政局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关于推动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