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金乡县 > 金乡县东城小学 > 体育美育 > 劳动教育

金乡县东城小学2024-2025年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5-05-22 10:36 信息来源: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24-2025 年度,金乡县东城小学积极落实劳动教育相关要求,通过多种举措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年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程设置

1、独立课程保障:学校独立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每周为学生安排 1 课时的劳动课。在这一课时中,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劳动知识,涵盖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安全常识、不同劳动项目的操作技巧等内容。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演示,让学生对劳动有初步的认知和理解,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为实践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2、学科融合渗透:将劳动教育巧妙融入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在语文教学里,通过讲解描写劳动场景、劳动人民的课文,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数学学科中,结合计算劳动量、规划劳动场地等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劳动问题的能力;科学课上,引导学生探索劳动中的科学原理,如简单机械在劳动中的应用等。这种学科融合的方式,使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

二、实践活动

1、校园劳动常态化: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卫生清洁工作。每天安排学生打扫教室,包括扫地、拖地、擦黑板、整理书桌等,让学生学会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负责走廊、操场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感。此外,还安排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养护,如给花草浇水、施肥、修剪枝叶等,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的奇妙,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

2、家务劳动促成长:为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家庭责任感,学校精心布置家务劳动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承担洗碗、扫地、洗衣服、整理房间等日常家务。定期开展 “家务劳动小能手” 评选活动,学生通过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自己的家务劳动过程,分享劳动心得。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从最初的被动参与逐渐转变为主动承担家务,增进了亲子关系,提升了家庭责任感。

3、社会实践展担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前往社区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打扫房间、陪老人聊天、表演节目等,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开展清理社区垃圾活动,学生们手持垃圾袋、扫帚等工具,认真清理社区道路、花坛中的垃圾,为美化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教师引领:配备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这些教师具备丰富的劳动教育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负责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上生动有趣地讲解劳动知识,亲自示范劳动技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同时,在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实践活动中,专业教师全程参与,现场指导学生操作,确保学生的劳动实践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

2、全员培训提升:对全体教师进行劳动教育培训,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优秀劳动教育课例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和教学水平。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有效的劳动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够在自己所教学科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形成全员参与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评价机制

1、多元评价体系:建立全面的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从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劳动态度方面,观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等表现;劳动技能方面,根据学生在劳动课程和实践活动中掌握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估;劳动成果方面,对学生完成的劳动作品、劳动任务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2、结果有效运用:将劳动教育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学期末评选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等荣誉称号时,优先考虑劳动教育评价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对于在劳动教育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颁发 “劳动小能手”“劳动之星” 等荣誉证书,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提升自身劳动素养。

五、取得的成效

1、学生素养提升:通过一年的劳动教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得到了显著改善。学生们深刻懂得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义,在校园和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参与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劳动技能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学会了许多基本的劳动技能,如烹饪简单的饭菜、修理简单的文具、种植常见的植物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在劳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解决办法。

2、教师观念转变: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通过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劳动学习和实践。

3、学校形象提升:学校通过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校园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变得更加整洁、美观。学生们在劳动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如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等,也在校园中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劳动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树立了良好的学校形象。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资源不足问题:劳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劳动实践基地面积较小,无法满足全体学生同时开展大规模劳动实践活动的需求;劳动工具种类不够丰富,部分劳动工具的数量不足,影响了学生劳动实践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将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建立更多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同时,加大对劳动教育资源的投入,购置更多种类、数量充足的劳动工具,完善劳动实践设施设备。

2、家长重视不够:部分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担心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家庭中未能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开展亲子劳动活动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让家长明白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在家中积极支持和督促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共同做好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

3、评价机制待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评价指标不够细化,在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细化评价指标,明确每个评价项目的具体标准和权重。同时,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学生自评和互评外,还邀请家长参与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在 2024-2025 年度,金乡县东城小学在劳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不断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持续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