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微山县 > 微山县第三实验中学 > 体育美育 > 劳动教育

微山县第三实验中学2025年劳动教育自评结果

发布日期:2025-05-26 09:05 信息来源:微山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基本情况

1. 指导思想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五育并举”为方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技能和责任感。  

2. 课程设置  

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1课时),涵盖劳动理论、技能实践和劳动文化。  

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特色劳动项目(如校园种植、传统手工艺、科技创新劳动等)。  

二、主要举措与成效  

1. 日常劳动实践  

班级责任区制度:各班级承包校园卫生区域,每日值日、每周大扫除,学生参与率达100%。  

劳动打卡活动:通过家庭劳动任务清单(如做饭、整理家务),家校协同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2. 主题劳动活动  

农耕体验:依托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翻土、播种、收获等全流程实践。     

劳动技能竞赛:举办“劳动小能手”比赛(如叠衣服、修理自行车、创意手工等),激发学生兴趣。  

3. 跨学科融合  

结合科学课开展“植物生长观察记录”,结合美术课进行“废旧物品创意改造”,体现劳动教育多维度渗透。  

4. 成果展示  

学生劳动作品展评(如手工艺品、种植成果)、劳动心得征文比赛等,形成积极劳动文化氛围。  

三、亮点与特色  

特色项目  

开发“非遗传承劳动课”(如剪纸、木工 ),将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结合。  

建立“劳动积分银行”,将学生劳动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四、存在的问题  

1. 课程深度不足  

部分劳动项目内容较简单,缺乏梯度性设计,难以满足高年级学生技能提升需求。  

2. 评价机制待完善  

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偏重参与度,对技能掌握、创新能力的考核不够细化。  

3. 资源局限性  

校内劳动实践场地和设备有限,难以支持大规模、多样化劳动活动。  

五、改进措施  

1. 优化课程体系  

按年级分层设计劳动内容(如七年级基础劳动、八年级技能提升、九年级职业体验)。  

2. 强化师资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劳动教育专题研修,提升课程设计和实践指导能力。  

3. 拓宽实践平台  

争取社会支持,与更多企业、社区共建劳动实践基地。  

4. 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过程记录+成果展示+多元评价”的综合考评体系。  

六、自评结论  

本学年,学校通过系统化课程、多样化活动和家校社协同,初步构建了劳动教育实施框架,学生劳动观念显著增强,基础技能得到提升。未来将聚焦课程深化、资源整合和评价创新,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