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太白湖实验中学五年发展规划纲要(2023 - 2028)
济宁市太白湖实验中学(济宁学院附中太白湖校区)是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建学校,2018年9月建校。根据市教育局提出的“一年有变化,两年有突破,三年成名校”的目标要求,五年来,学校发展一年一个台阶,每年都有新面貌、新成绩。2022年首届中考成绩优异,2023年中考成绩又进一步,连续两年中考各项指标在全市都名列前茅,基本实现了学校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要求。为立足新时代、抢抓新机遇,确定新目标、谋划新发展,开启新征程、书写新篇章,围绕打造“济宁市基础教育新高地”、擦亮“太白湖畔新附中”教育品牌的奋斗目标,特制定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一)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学校党支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升党支部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的能力,落实“第一议题”和“三重一大”工作制度要求,督促学校行政办公会、校长办公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确保将学校重大部署和各项要求执行到位。
(二)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我们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徽亮起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让榜样的力量充分展示出来。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廉洁从教等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全体教师争做为人师表的模范、传承儒家文化的模范、廉洁从教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
(三)加强党组织建设,擦亮党建品牌。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贯彻落实党支部的学习制度、例会制度和组织生活会制度。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创新党建活动,不断丰富“青莲❤树人”党建品牌,做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深化党支部党建品牌培育。
(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推动党支部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贯通联动。坚持“公开、公平、民主”的原则,继续做好党务、校务公开、重大决策咨询工作。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增强领导干部自觉遵守纪律的观念,规范行政行为,确保学校工作风正源清。三是努力实现精细化管理。做到依法治校,依规办学,尊重教育规律,监督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
二、坚持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幸福成长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我们将继续坚持“教师第一、学生至上”的人本思想,深入推进“1-5-1”全员育人导师工程,引领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敬仰的人生导师。将继续深入落实“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不优秀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努力也能跨入优秀行列”的教育理念。初一级部通过入学和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勤奋严谨、活泼和谐的人生态度。初二级部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加强级部教师的思想建设,转变观念,发扬肯干、巧干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初三级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拔高及培优补差,抓两头、带中间,加大“潜能生”挖潜力度。初四级部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定好计划、抓好方向,做好协调,落实好管理、集备、月考、培优等各项工作,稳扎稳打备战中考。同时,引领语文等文科教学适当增加阅读量(没有量的积累很难有质的提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各个学科都要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有针对性的举行培优拓展和竞赛活动。依据“中小学生每人至少掌握2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特长”(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要求,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分类分层办法、完善课程和社团的实施策略,使之真正成为我校育人工作的鲜明特色。坚持初中一到二年级,人人选课程、人人有特长;初中三到四年级,开展有特色、富有创新性的课程活动:培养学生既要全面发展,又要有个性特长,从而实现“教师人人开设,学生人人参与”的目标。学校每年一次的学生运动会,每年一次艺术节。
三、深入推进智慧课堂建设
以物联网为基础,建设智慧校园,逐步打造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加强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一线教师人人都要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人人都要能做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建立作业、学科相关材料电子信息资源库,优秀资料编辑成册,实现资料共享。
四、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成长,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名师队伍,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四有教师”为目标,引导教师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以德修身、以德施教;二优化青蓝工程。合理有效调配师徒结对,优化组合各年级骨干、青年教师。做好师徒结对过程性的督导、结果的验收工作,使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落到实处;三教师培训工作。结合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规划,加强与本部交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进来走出去,为教师成长搭建有利平台。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目标,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全力打造名师队伍。
五、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连续三年中考各项指标在全市都名列前茅,成功在城区名校第一方阵中站住位置、站稳脚跟。社会关注度、美誉度日益提升,得益于学院附中丰饶的文化沃土,附中的教育智慧植根在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坚持"秉承儒家文化传统,树立现代教育典范"的办学思想和"做一流教师,为学生幸福成长负责"的办学理念,是太白湖校区发展的基石和路标。未来五年,学校将继续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方针,充分挖掘济宁市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创新育人环境。
我们要更加注重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要进一步丰厚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传承好附中精神,又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打造好特色文化。学校出台了《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各班级要以此为指导,各展所长、谋划创新,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学校育人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我们要更加注重教师学习团队的合作与创新。今后,学校将努力搭建学习平台,打造学习型组织,创新学习团队合作的层面,由学科内学习走向学科间、校际间和网际学习;创新学习团队合作的形式,由结对式学习走向主授式、主题式、沙龙式合作学习,引领全体教师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开展团队学习、进行系统思考、实现自我超越。
我们要更加注重家校协作与社会融合。家校合作深度融合,同心同向、同力同行,才能更好地协同育人,提升教育实效。学校将进一步落实家长委员会管理制度,把家长、社会对教师和学校的满意度测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们要更加注重教职工身心健康与人文关怀。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是生活好、工作好的前提。今后,学校将把人文关怀放在重要位置,每学期举办一次身心健康讲座,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项健身比赛,鼓励并支持教职工成立各类积极向上的文艺队伍和健身队伍,强身健体,愉悦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