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孟子湖中学2025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及省市有关文件政策精神。
二、整体思路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安全屏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深化人文管理,促进教学规范,提升教学质量,建设一所有温度的优质高中。
三、具体措施
(一)以党建工作为统领
1.全面开展“清廉学校建设”。
(1)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2)加强清廉学校队伍建设。锻造清廉干部队伍,锻造清廉教师队伍,锻造清廉党员队伍。(3)健全清廉学校制度机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学校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办学行为负面清单。(4)创新清廉学校育人体系。深入推进清廉课程建设,深入推进清廉实践育人,深入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5)推动清廉学校建设走深走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突出抓好专项问题整治,压紧压实责任,强化宣传引导。
2.深化建设融入式党建品牌。
(1)坚持学习型党组织与学习型校园融合建设。通过党员干部上党课、青年党员讲“四史”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政治理论学习氛围,把党的思想及时传递给党员及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坚持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融合培育。落实“双培双带”机制,即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和管理骨干,党组织班子成员带党员教师、党员教师带青年教师,在集体备课、有效课堂、听课评课、卓越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人人思进、事事求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3)坚持宗旨意识和关爱师生融合落实。树立“师生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意识,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及全员导师制等关爱学生制度,建设一所有温度的学校,党员带头关爱学困生、帮扶边缘生、培养优秀生,建设“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优质高中。
(二)以安全维稳为保障
1.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研判预警、协同处置、报告通报、校内巡察、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机制,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教材读物选用程序,管好用好平台阵地,严格讲座、报告会等活动审批把关,切实维护学校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加强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安全。
2.加强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力度。
在防欺凌、防溺水、防疫情、防诈骗、意识形态、设施设备、心理健康、餐饮、交通、消防、舆情等各领域各方面,都坚决尽职尽责,筑牢安全屏障。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定期开展安全工作巡查,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整治,特别重视对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的日常安全提醒,特别重视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项目的未雨绸缪,把安全工作全面融入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之中。
(三)以教学工作为核心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加强青年教师的结对培养
深入开展争当“四有好老师”活动,以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日常教育管理;加强新的时代精神教育,大力促进教师“静心教学和潜心育人”工作氛围的形成,坚决抵制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问题,严格师德师风考核,切实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重点加强青年教师的结对培养,实施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2.深化“全员导师制”,重点做好学业上的培优补弱
组织全校教师深化落实“全员导师制”,对学生做好思想上的引导,让学生明德向善、励志奋进;做好学业上的辅导,让学生扬长补短、提升成绩;做好心理上的疏导,让学生积极阳光、坚强抗压;做好生活上的指导,让学生自立自强、健康成长。重点做好学业上的培优补弱,在教学过程中关爱学困生、帮扶边缘生、培养优秀生,拿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提高学生的弱势学科和薄弱环节。
3.优化“教学规范”,重点夯实教的规范和学的规范
要求教师切实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导学案制度》、《教师课堂行为规范》等制度,在日常教学中规范编写教案,规范教姿教态,规范课堂语言,规范课件板书,规范批改作业等等,在对标规范中干好工作,在追求极致中超越自我。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落实《学习规范十条》《学科答题规范》《考试总结规范》等制度,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规范,引导学生规范读书、规范听课、规范书写等等。师生共同努力,让规范成为习惯。
4.细化“教学管理”,重点提升高考备考教学质量
(1)学校层面,进一步固化“三年一盘棋、三个年级一盘棋”,资料共享、智慧共融。(2)年级层面,多措并举,狠抓质量:开展励志教育,保持学生学习热情;规范学生管理,创设紧张有序氛围;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高大批青年教师工作质量。(3)班主任和备课组长层面,班主任重点抓学生思想心理教育和一日常规管理,管理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备课组长重点抓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和教学进度的宏观把控,管理好教师的教学常规。
(四)以创建活动为抓手
1.创建“文明校园”
高质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孟子文化为主题构建系统的校园文化体系,将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有机融合;规范组建各种类型的师生文体社团,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文体活动;加强言行规范方面的教育引导,全面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科学改造校园绿化,营造优良教学生活环境氛围。
2.创建“智慧校园”
在“互联网+”环境下,以统一平台为基础、智慧课堂为核心、智慧管理为支撑、教师发展为根本、学生成长为目标、平安校园为保障、和谐家校为纽带,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全自动录播室、数字化实验室,逐步实现教情学情可视化、校园生活一体化、校园管理智能化、课堂教学高效化、家校沟通便捷化、学生学习自主化。
3.创建“幸福校园”,建设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努力营造“教师愉快工作、学生快乐学习、师生幸福生活”的校园氛围,多角度实施人文关怀。对教工宽而有度、落实好评价激励制度,对学生严而有爱、落实好全员导师制,让师生既有紧张感,也有安全感,更有成就感;在校园内多处设置校长信箱,倾听师生心声,及时采纳合理化建议,注意从细微处为师生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困难师生救助、节庆婚庆祝贺等,表达学校关怀和重视,传递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提高师生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