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教育学院附属小学2024-2025年度体育工作自评结果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五育融合”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始终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将体育作为塑造学生健康体魄、健全人格、顽强意志和合作精神的基础性工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立足青少年成长规律,通过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强化体质健康管理,让体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切实将学校体育摆在教育教学突出位置,为培养德才兼备、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健康根基。
一、体育课情况
本学年持续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1至2年级每周开展体育课4节,3至6年级每周开展3节。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优化教学计划,深化“节节有教案,案案有内容,案案有方法,案案有反馈”机制,确保教学目标精准落地。创新引入“模块化教学”,将课程划分为“技能学习—体能提升—趣味竞赛—放松拓展”四大板块,提升课堂参与度。通过“体育教学督导小组”定期抽查,未发现挤占体育课现象,阳光锻炼一小时落实率达100%,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与教师绩效评价。
二、体育教学改革情况
在开齐开足体育课基础上,开展特色体育运动项目,除原有篮球、足球、传统民间游戏、乒乓球、花样跳绳、韵律操等项目,新增羽毛球、投壶等项目,深入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三、体育训练情况
强化体育教学训练,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体育节,开展篮球、足球、田径等特色体育社团活动,推动学生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
四、体育比赛情况
完善班内竞赛、校内联赛、选拔性竞赛一体的小学体育竞赛体系,今年开展了学校篮球比赛和足球比赛,组织“体育之星”评选活动,树立学生运动榜样,激发参与热情。在开展各类体育项目校内竞赛基础上,组队参加金乡县各项比赛,形成学校主导、班级和学生主体、行业指导的训练竞赛体系。
五、体育教师情况
学校现有专兼职体育教师共17人,师资配备缺口有所缓解。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比赛、基本功大赛等教研活动,提升教学水平。教学中,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科研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定期检查、总结教学工作,按计划和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
六、体育场地及条件保障
学校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现有300米田径场地1块、篮球场地2块、足球场地1块、羽毛球场地1块。器材配备持续投入,除满足基本体育教学,还配备趣味类体育器材,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运动需求。在县教体局和学校支持下,用于日常教学、体育训练和参赛的经费投入较上一年度有所提高,为体育教学训练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