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金乡县 > 济宁教育学院附属小学 > 体育美育 > 劳动教育

济宁教育学院附属小学2024-2025年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5-05-28 17:08 信息来源: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5年,我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持续深耕劳动教育领域,积极践行五育融合理念,致力于将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实践能力。现将本年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化课堂教学,夯实劳动教育基础

(一)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在2025年,学校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确保各年级每周至少有一节劳动教育课。劳动教师团队深入研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除了保留如传统纸艺(剪窗花、立体剪纸、编织包等)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外,还新增了一些贴近现代生活的内容,如简单的编程、无人机制作、水火箭让学生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接触到现代科技与劳动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堂劳动课都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乐趣。

(二)推进跨学科融合

继续深入推进劳动教育与多元学科的融合。在科学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种植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科学种植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耐心;美术课上,鼓励学生利用废弃物品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将劳动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环保主题”时,科学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验,研究不同垃圾的降解时间和对环境的影响;美术课教师则引导学生用废弃的饮料瓶、纸盒等制作手工艺品,如用饮料瓶制作花瓶、用纸盒制作小书架等,并在作品上绘制环保宣传图案和标语,然后在学校展览区展示,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体会劳动创造价值。

二、完善劳动基地建设,丰富劳动实践体验

(一)升级“小小农科院”

学校加大对“小小农科院”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投入,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扩大了种植面积,新增了一些适合本地生长的特色农作物和花卉品种,如金银花、芍药、牡丹等;完善了灌溉系统和防护设施,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参与日常的种植、浇水、施肥、除草等劳动,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如研究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观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每个班级都设立了“植物观察日记”,学生们定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体会。

(二)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除了日常的种植活动外,学校还结合不同季节和节日,开展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活动。春季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植树的过程,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秋季举办“丰收节”,学生们收获自己种植的农作物,制作农产品美食,如烤红薯、蒸玉米等,让学生感受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价值。

(三)加强基地与课堂的联动

“小小农科院”劳动基地与劳动教育课堂紧密联动,基地成为课堂教学的实践场所,课堂教学为基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实践操作,如在学习“植物的一生”时,学生们在基地播种、观察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全过程,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学生在基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成为课堂讨论和研究的课题,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和深化。

三、强化家校协同,构建全方位劳动教育网络

(一)加强家校合作

继续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家长会、家长钉钉群等多种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定期向家长推送劳动教育指导手册和家庭劳动清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为每个年级制定不同的家庭劳动任务,如低年级学生学会整理个人物品、扫地、洗碗等;中年级学生参与家庭烹饪、洗衣服、打扫房间等;高年级学生负责家庭采购、理财、照顾长辈等。家长通过拍照、视频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家庭劳动过程,并上传到班级群进行分享和交流,学校定期对表现优秀的家庭进行表彰和奖励。

(二)拓展社会资源

积极拓展社会劳动教育资源,与周边社区、企业、公益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例如,与社区合作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学生们走进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关爱孤寡老人、义务植树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工厂、科技馆等,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劳动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

(三)举办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2025年,学校围绕劳动教育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构建起沉浸式劳动实践场景,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如“五一”劳动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主题展览、劳动技能大赛等。在“五一”劳动周活动中,以“劳动致敬五一,实践点亮童年”为主题,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分年级劳动实践、成果展示与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大赛设置了多个项目,如烹饪、手工制作、整理收纳等,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劳动技能和风采,在比赛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扩大劳动教育的影响力,学校还通过公众号、美篇、视频号等渠道,及时发布劳动教育活动的精彩瞬间、学生的心得体会、活动成果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