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微山县 > 微山县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教育教学 > 教学信息

微山县小学课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5-05-29 17:43 信息来源:微山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落实微教研函[2025]7号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新课标落地实施,打造“荷花之乡·微山好课”,提升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施质量。微山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于2025年4月11日在县第三实验小学举行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生动的教学案例,宛如一道璀璨的风景线,充分展现了教师们深厚的教学功底与前瞻性的教学理念,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展示的是微山县第二实验小学的邵光丽老师,她带来的是《我是一张纸》。邵老师以“纸张的旅行”为主线,从森林到书桌,亲历诞生之旅;讨论环节,孩子们用稚嫩语言为纸张代言;在动手实践中触摸资源的价值。邵老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环保意识转化为情感共鸣,让“珍惜”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扎根心底的绿色种子。接着是微山县两城镇中心小学的丁静老师给我们展示四年级的《我们的衣食之源-白白的大米哪里来》。丁老师带孩子们走进“大米的诞生之旅”,解码一粒稻谷从秧苗抽穗到满仓金黄的汗水密码;通过“水稻成长全记录”触摸农耕文明的温度,在“科技助力稻花香”中看见智能科技如何守护粮仓。知农惜粮的种子,正在童心里抽穗扬花。最后带来精彩展示的是微山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张兴霞老师,她执教的是六年级《应对自然灾害-防御自然灾害》。张老师以“地震灾害”为例带学生解码灾害的“生命密码”:从绘制学校逃生地图到实战演练应急逃生,从探秘气象卫星预警到讨论救灾方法。当科技与责任交织,防灾知识化为守护生命的铠甲,敬畏自然、担当未来的火种在少年心中点燃。在课例点评环节,三位老师指出:三节课紧扣新课标核心素养,以阶梯式育人脉络构建“生活化思政课堂”。课堂设计立足“儿童视角”,以具身实践激活道德感知,以真实问题驱动法治思维,将“勤俭节约”“科技伦理”“公共参与”等素养目标融入生活情境。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既彰显“低段重启蒙、中段强联结、高段促思辨”的学段进阶逻辑,更以知行合一的育人闭环,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思政使命写下生动注脚。 活动最后,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张玉岗同志作总结发言,并作了以“紧扣课程标准 培养优秀品格”为主题的报告。

一、课程理念重定位。强调从“教书”转向“铸魂”,将思政课作为“拔节孕穗期”的价值导航仪。

二、素养培育抓根系。以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等五大核心素养为脉络,构建“认知浸润-情感共鸣-实践养成”的育人链。

三、教材修订明导向。立足“国情教育、社会参与、生命成长”三大维度,新增粮食安全、灾害应对等时代议题,通过“生活化情境+探究性任务”让教材成为儿童观察世界的棱镜。

纸页间听见森林的回响,稻香中触摸大地的温度,防灾图里读懂生命的刻度——当知识的溪流汇入品格的土壤,法治的根系便悄然托举起成长的星空。未来,我县将继续以课标为灯塔,以课堂为长桨,载着童心向真而行,让每一株幼苗在道德的春风里,长成有根、有光、有担当的参天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