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喊你来减肥啦!
围绕全国两会提出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根据中医理论,中医科推出“穴位埋线减肥法”,让减重更安全、更科学、更便捷。
一、什么是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针灸的治疗方法,结合传统针刺与现代技术,集针刺、留针、刺血等疗效为一体。在针灸理论指导下,将可医用可吸收外科缝线(胶原蛋白)埋入相应穴位,利用线体在体内逐渐被吸收的过程,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从而调节经络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状态的目的。
二、穴位埋线减重的优势
对于爱吃香喝辣、爱吃宵夜、爱喝奶茶、但是不爱运动的肥胖人群,穴位埋线能抑制食欲和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能量摄入,减少脂肪堆积。
对于长期久坐不动,腰围、臂围、腿围较大的人群,穴位埋线能够精准地作用于相关穴位,以达到瘦围度的效果。
相比传统针灸需要频繁就诊,穴位埋线只需每10天或14天做一次,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
三、穴位埋线减重多久能见效
穴位埋线减肥分为埋线治疗期(2周埋线一次,6次为一疗程)和埋线巩固保健期(1个月埋线一次),2—3个疗程下来,体重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脂肪堆积较多导致的腰围、臀围、腿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当然,减肥期间也需配合规律饮食和运动。
四、穴位埋线的禁忌症
1.凝血功能差合并感染、出血者;
2.皮肤局部有感染者;
3.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或危重症者;
4.对异体蛋白(如对鱼、虾、蟹等海鲜、鸡蛋)过敏者;
5.治疗局部有皮肤破溃,过敏及瘢痕体质者;
6.皮肤局部有感染、溃疡时不宜埋线;
7.女性月经期、妊娠期不宜埋线。
五、穴位埋线后的护理
1.埋线后出现酸麻胀痛感觉是正常的,一般持续2—7天左右。
2.埋线局部24小时后方可沾水,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受凉,不影响正常活动。
3.局部出现微肿胀痛、青紫是正常反应,一般7—10天缓解。
4.埋线后的3天内,以清淡饮食为主,忌烟酒、辛辣及生冷发物,保证规律作息。
判断自身是否超重,我们可以参考身体质量指数(BMI),它又称为体重指数,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²
◆ 体重过低:BMI<18.5◆ 体重正常:BMI在18.5—23.9之间 ◆ 体重超重:BMI24—27.9◆ 肥胖:BMI≥28
详询:中医科 8926819/892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