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三中学2024年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前言:本学年我校的体育工作,继续以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大纲和实施体育《新课程课标》为标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切实保证中小学生一天一小时在校体育活动》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坚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并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
(一)经费保障情况
根据中央七号文件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我校加大了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将学校体育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为保障体育活动的开展,学校设有专门体育工作经费,总额保证达到规定额度。2024年,学校体育经费投入约3万元,主要用于体育设施设备的更新维护和各种比赛的支出,市中学生体育联赛、中学生运动会和校内各种体育比赛都得到了充分保障。
(二)师资配备情况
今年学校新进一名体育教师,专职体育教师总人数共达到7人。7名体育教师分别涉及田径、篮球、足球、健美操和乒乓球专项,1名体育教师为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6人为本科学历,1人为硕士学历。
(三)教学实施情况
学校严格依照国家《课程方案》和国家课时计划安排教师和课时,确保各年级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完整性与充足性。6至9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社团每周一节课;足球、田径校队每周两次训练课。
体育组每周三上午第一、二节课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孔祥明校长定期参加艺体组教研会,指导我校艺体工作。每位体育老师都能根据教学进度制定好教学计划,提前2至3节备好课,使每堂体育课上的有根据并且任务明确。
在新课标颁布后,我组体育教师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除了积极参加线上、线下学习,还购买了新课标和课标解读资料,组织老师们继续学习新课标,随后将学习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核心素养。体育课上不仅使学生学到体育技能锻炼身体,还重视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发挥了体育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全面作用。体育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2024年申请了校本课题《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的融合与创新》,目前课题稳步推进中。
(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我校充分贯彻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每天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大课间30分钟,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进行冬季长跑活动,其他季节为广播体操+中长跑,下午第二、三节课间时间为眼保健操时间,下午第四节为课外活动时间,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可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一些列措施保证了学生每天校内锻炼时间不低于一个小时。学校对体育课严格要求,保证每周三节体育课,严禁其他学科挤占索要体育课。每年秋季举办学生趣味运动会,春季举办田径运动会,每年上半年举办校园篮球联赛,下半年举行校园足球联赛,丰富了学生课余活动,促进了学生身体健康。3月份,我校组织跳绳队参加了济宁市第一届跳绳比赛,毕晨汐同学获得三等奖;7月分,组织男、女足球队参加了济宁市中学生足球联赛,男队获得第三名,女队获得第七名;田径队也参加了市中学生田径联赛,共有4人进入济宁市前八名;董龙玺同学参加游泳联赛获得男子100米自由泳第一名,50米蝶泳第二名;男子篮球队也参加了篮球联赛,展现了良好的精神和竞技状态;10月份田径队参加了济宁市中学生运动会,6位同学进入济宁市前八名。此外,学校开展了篮球、足球、田径、排球和乒乓球等体育社团,极大丰富了学生校内体育活动种类,满足了学生不同的体育运动需求。
(五)体育场地建设及器材配备情况
学校建有300米塑胶田径场,11人制足球场一块,室外排球场地两块,篮球场三块,羽毛球场地一块,另有室内风雨操场一块,总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1500平方米。完全按照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进行器材配备,为了开展篮球和足球校本课程,满足外出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要求,专门购置训练用足球、篮球及相关训练器材若干,建立了体育器材档案,对器材进行定期维护整理。翻新的田径场、篮球场和排球场在下半年都已经投入使用,为足球队、篮球队和排球队的训练提供了优质的场地。为保障足球队放学后的训练,在足球场安装了照明设备,延长了足球队的训练时间。
(六)中考体育
为应对2024年中考体育测试,针对初四学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针对学生对中考体育项目测试的忽视,利用班会和家长会对学生及家长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纠正认识偏差,提升重视程度;再次,针对中考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尤其是对足球、篮球过杆、立定跳远和800米/1000米跑的技术细节深挖,并保障训练时间;第三是以赛代练,在运动会上设置针对毕业班同学的中考项目比赛,每节课进行一个项目的测试,每周测试一轮,每月一次全面测试,每次模拟考试也将体育成绩加进去,激励学生锻炼身体提高成绩,为中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体质测试
学校每年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定实施方案、应急预案等,为保证测试精确性,每年所有体育老师都参加“青少年体质健康网”的体测培训,测前还要再次对参与测试的老师进行技术培训,每年在体育器材采购中更新测试器材,保证了体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另外,根据要求对体测原始数据和纸质资料进行存档,及时整理上传体测数据,并向学生和家长及时反馈反馈。
(八)体育训练
我校组建有男足、女足、女排、男篮、田径和乒乓球体育队,男女足和田径每周都进行至少两次训练课,遇到重大比赛时,会适当增加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长;寒暑假教练也会根据需要进行训练。
二、工作特色及亮点
我校是济宁市最早的体育运动传统学校,自建校以来学校就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在田经、足球、蓝球、蹴球等项目都取得过显著的成绩。近年来,我校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审时度势,调整办学理念,确立了“因材施教,办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学校管理精细化、教育手段现代化和学生发展个性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除完成常规学校体育工作外,我校根据自身特点,包括运动场地设施配备齐全、体育教师在足球和篮球两方面专业能力较强、本校为市直学校可直接参加市级比赛,制定了符合本校特点的体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