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2025年度工作计划
2025年,二附小将以破釜沉舟之勇气,背水一战之决心,跨越重重险阻,向着光明的未来大步前行!
一、指导思想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学校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依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总体部署,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力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围绕“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学校”的发展目标,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文化“两创”,建设儒雅校园、塑造仁爱教师、培养君子学生,全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以迎接曲阜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验收为契机,全面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查摆我校发展的强弱危急,定向发力,补齐短板,以“改革重塑,提质增效,迎变求新”为2025年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全力深化以校为本的整体改革,发挥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以创新思维、创新举措,突破发展瓶颈,以团队力量攻克发展难关,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新的学期,学校将聚焦党建引领、质量提升、教师发展、校园文化、安全稳定等核心任务,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总体思路
(一)一个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育时代新人。
1.继续深入探索“君子教育”统领下的德育一体化建设模式。
2.发挥好“家·校·社·网·心”五体共建作用,开展多元家校社协同共建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落实落地。
尽快建立“教联体”,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会同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研究、推动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两个重点:聚焦核心任务,提升教育质量
重点一: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将通过教师培训、教学研讨、师徒结对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重点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本年度,学校将以建设“儒雅校园文化”为重点,提升研究水平和力度,发挥好以文化人的润物无声的作用。
1.学校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继续高标准办好学校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为学生成长搭设 更多更宽阔的平台和机遇。
2.以建设“儒雅校园”为目标,将整个校园作为一个大的“孔子学堂”来优化校园布局,增添文化景观,赋予丰富内涵,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注重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以随处可见的“校园志愿者”风采及富有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开展班级文化评比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三项研究:创新驱动,深化教育改革
研究一: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新六艺课程)
学校将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与德育相关的选修课程,推广跨学科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研究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研讨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深入探索“学思行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将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开展教学观摩、公开课等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同时,学校将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智慧课堂等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研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市局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1. 深入推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将心理健康工作融入五育,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 把促进身心健康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前提,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学校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环境,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条件。
3. 学校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将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学校将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四)四个提升:多措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1.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
建立教学质量监测机制,通过定期的学业检测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学校将加强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通过个性化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进度。
2.提升教师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将通过“名师工程”、师徒结对、教学比赛等方式,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3.提升学校文化,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学校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文化活动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不断提升学校文化的内涵和品质。
继续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十大行动”,通过课程融合、专题研习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丰富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走近孔子》等,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4.提升管理水平,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
以鼎力做好曲阜市优质均衡科室档案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将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推进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我们将加强管理队伍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通过推进信息化管理,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同时,学校将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五)保障机制和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
2. 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资助,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合理分配和使用经费,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建立评估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和实施策略,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梳理完善各项制度,理清管理要求和措施,印发学校制度手册,人人明确管理制度;成立学校完善制度执行程序,确保程序执行到位;强化督查机制,建立学校工作督导室,督导推进学校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