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2024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2024年,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学校”的办学目标,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推动基础教育“优质 + 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党建工作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学校通过“一名党员一面旗子”“党员示范岗”等评选活动,将党建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党员干部带头,实施“亮晒制度”,将重点工作清单化、具体化,周调度、月点评,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系统梳理并修订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印制《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手册》,实现规范化管理和量化呈现。
二、德育工作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思政教育扎实推进
学校以“君子教育”为统领,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开展“家风传承”系列活动,利用重要节日、节点,开展班级管理标准化建设,推进全环境育人。通过“少年君子”主题教育,培养学生君子素养,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爱国教育、法治健康等系列宣讲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劳动教育特色鲜明
学校积极探索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同时,加强教学资源库和方法策略库建设,建立课题研究图谱,丰富课程群的建设,厚植传统文化教育底色。
(三)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
学校修整红领巾广播站,建设红领巾讲解员团队,积极开拓校外少先队实践基地,指导中队建设好中队阵地,尝试建设形式多样的少先队员展示平台。同时,争取市局支持,做好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使用,全员进行心理筛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工作扎实,提升教育质量
(一)课程改革深入推进
学校深化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省级改革示范区建设,系统落实“双减”政策,探索小学作业编制2.0 版,全面提升课后服务品质。同时,探索建构以生为本的“学思行”学习模式,进行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的探索,加强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探索校园数据化管理模式,盘活学校教育教学资源。
(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学校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持续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教师成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通过开展教学观摩、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
(三)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紧盯教学、作业、测评等关键环节,深入实施强课提质、作业统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教师“教足教好”、学生“学足学好”。同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工作量标准与绩效工资挂钩,推动课程实施评估评价,增加教学成绩在学科评估中的比重。
四、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提升专业素养
(一)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
学校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签订师德承诺书等方式,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同时,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二)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显著
学校持续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外出学习、教学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
五、校园文化建设丰富,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一)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学校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十大工程”,厚植传统文化教育底色,争创中华优秀文化“两创”新标杆。通过完善优化系统建设,持续开展师资培训,丰富提炼教育经验,不断物化传统文化教育新经验新成果。同时,推进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形成具有我校特色、济宁特色的新六艺课程体系。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完善
学校全面构建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开展多元家校共建活动。开展“家长进课堂授课”、家长进校园活动、校长接待日活动,形成“家、校、社、网、心”一体共建的育人模式。
六、安全工作扎实,保障师生安全
学校时刻绷紧安全底线思维,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落实好整治防范措施。针对校区老旧存在的房顶漏水、墙壁陈旧、设施损坏等安全隐患问题,全面清查,统一修缮。同时,完善后勤、财务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
七、体育工作成效显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一)体育教学规范开展
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1-2 年级体育课每周4节,3-6年级每周3节,开课率 100%。配备 6 名体育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积极开展跳绳比赛、运动会、耐力晨跑、近视防控操比赛等活动。在2024年曲阜市“济宁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中,学校荣获小学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小学甲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同时,学校开展春季田径运动会,促进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体育设施建设加强
学校加大体育经费投入,购置足球、篮球、室外体育健身器材,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同时,重视场地器材建设,配齐体育器材设施,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
获得的荣誉:学校入选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项目名单。学校28名学生分别被评为“曲阜市优秀学生”和“济宁市优秀学生”,6个班级被评为“曲阜市优秀班集体”和“济宁市级优秀班集体”。8名学生在曲阜市硬笔书法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学生王麒博在山东省“国学小名士”中华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城市赛中获得二等奖。
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在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策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九、未来展望
展望2025年,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打造山东教育高地,擦亮孔孟之乡教育品牌”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