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市属 >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 教育教学 > 教研信息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2025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发布日期:2025-05-30 19:23 信息来源:济宁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深入贯彻教育公平理念,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增强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与了解,现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2025年度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信息公开如下:

一、主题研讨活动

本年度,我校聚焦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题研讨活动。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活动中,教师们紧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多样化的创新教学策略与成功案例。部分教师介绍了运用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其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的经验;另有教师展示了翻转课堂模式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探究精神与批判性思维方面的应用成效。同时,教师们还就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融入社会实践元素,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进行了热烈交流与研讨。

除经验分享外,活动特别强调反思与提升环节。每次研讨结束后,学校组织教师梳理经验得失,并积极倡导将研讨成果转化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优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课程资源开发

依托教学实际需求,各学科教师积极开发了体系化、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资源。资源内容涵盖全面升级的教材体系,并融汇了教师们精心设计的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旨在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为最大化发挥优质资源的效益,我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高效的校内网盘共享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即时对接与广泛共享,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信息壁垒。教师可便捷查阅、下载所需资料,并依据班级特点及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灵活调整与个性化补充。这一高效共享模式显著提升了教师备课效率,同时为学生营造了更加多元、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其得以接触更丰富的学习材料,激发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专家讲座与培训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我校成功举办了“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特邀济宁市教育局师德师风宣讲团成员崔建秀老师及多位资深教育家、学者和优秀教师代表莅临宣讲。

同时,学校积极邀请教育领域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内容涵盖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心理健康教育、人工智能应用、读书分享等多个前沿领域。此外,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线上线下专业培训,持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本年度重点培训活动包括:学期初,邀请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宏伟主任、邹城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房祥伟主任、齐鲁名师程建华主任,分别就课程建设、校园安全、人工智能应用等主题进行专题培训;五月,特邀曲阜东方学校刘芬老师进行读书分享活动。

四、校际交流活动

本年度,我校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四月,与新疆英吉沙县实验小学、英吉沙县第五小学及色提力乡中心小学成功开展线上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四校情谊,更促进了跨地域教育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是教育情怀的有效传递。双方将继续携手,以教研为纽带,以育人为根本,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育新篇章。

此外,我校与周边兄弟学校保持密切交流。通过互听互评课程、分享教学经验等方式,有效拓宽了教师视野,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五月,与曲阜市明德学校开展校际交流,我校三位教师执教展示课,为提升本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研究成果

2025年,我校申报的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的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成功立项。

在济宁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我校王茜老师报送的案例《劳动最光荣 智慧在其中》荣获一等奖,吕珍珠老师报送的案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小学Python编程社团教学案例》荣获二等奖,王妍老师报送的案例《融合创新 智领未来》荣获三等奖,吴玉真老师报送的案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案例》荣获三等奖。宋倩倩老师报送的课例《Part B let's talk and learn》荣获三等奖。

在济宁市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毕贞洋老师荣获小学英语学科一等奖,李迎迎老师荣获小学语文学科二等奖,孔婷老师荣获小学语文学科三等奖,孔艳华老师荣获小学数学学科三等奖。

2025年,我校通过精心组织的主题研讨、资源开发、专家引领、校际交流及扎实研究,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拓展教育视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课题立项及教师获奖,充分体现了我校教研工作的活力与成果。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教研工作,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