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市属 > 济宁市第一中学 > 教育教学 > 教研信息

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年度教研总结

发布日期:2025-05-30 15:31 信息来源:济宁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学校依照总体工作思路,将教师教育列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要求,教科研活动依据学校实际追求实效打造特色。以省市“十四五”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整体思路为先导,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积极探索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摸索教科研强校的新途径,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综合素养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立足师本,活化资源,打造学习共同体 

学校教科研承担着全体教师各级各类培训,各种形式个人、集中、网络、远程研修,通过培训,继续加强骨干教师和教研骨干的培养工作。进一步增强我校的师资和教研力量。坚持以“问题引领式”展开学科校本培训,注重过程,讲究实效,逐步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各类学习共同体。

1、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暑期、寒假439人)

2、2024省教育厅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439人)

加大对教师全员培训等远程研修的监督力度。根据《济宁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4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按流程提前完成各项研修步骤。研修期间不断为教师解决各种登录问题,定时公布研修进度,督促我校参训教师完成研修任务。建立我校2024年省市工作坊主持人群,传达省市项目办文件,公布数据,督促我校学科工作坊主持人工作。

转发《关于加快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学习进度和参加工程问卷调查的通知》,多次下载整理我校2024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未完成情况,完善个人信息,下发通知,回答问题、重置密码,发至各学科处室,告知参训教师及时学习,注意时间节点(2024年提前至11月30日结束)等。

3、山东省、济宁市教师培训

2024年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省级集中培训项目

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田万辉)

骨干教师高中物理培训(付铭)

骨干教师高中化学培训( 马慧清)

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指导专家培训(5月6日-9日)(张岩)

济宁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集中培训(10月31日、11月1日-2日)

4、校本培训

为了开阔我校教师视野,汲取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教师凝聚力,学校教科研处利用暑期,精心安排组织我校教师团队,分别于2024年7月15日--19日,8月18日--20日,赴杭州和泗水研修学习。培训中,老师们通过聆听主题报告、互动交流、参观学习等形式,完成了一次高质量的共分享、共学习、共成长的研学之旅,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学校历来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把年轻教师作为学校校本教研中心工作。一是完善《济宁市第一中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为进一步落实我校新入职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规范培养工作,为帮助青年教师扣好入职的“第一粒扣子”,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充实后备力量。联合高一、高二年级部,制定方案,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并形成机制,系统性、连续性。

二是优化青蓝工程拜师结对仪式。在2025年元旦即将到来之际,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2024年12月31日下午,2025年元旦联欢暨社团展演活动在如意讲堂隆重举行。今年元旦联欢活动最大的亮点是青蓝工程拜师结对仪式。29名新入职教师与学校领导、指导老师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新教师们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憧憬,踏上了教书育人的新征程。学校领导为新入职教师颁发了入职纪念,鼓励他们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指导老师也上台接受了荣誉纪念,他们的言传身教将激励新教师们不断成长和进步。仪式上,李敬东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对师生们的祝福和对学校未来的美好期许。教科研处加强拜师结对子管理,要求指导教师上好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课后进行座谈评课,找差距、找亮点、提信心、促成长。同时积极参加市局教师教育科培训活动,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新任教师成长与发展,济宁市教育局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举办了市直学校新任教师线下集中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济宁市教育局主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济宁教育学院共同承办,旨在提升新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校共46位新入职教师参加培训,通过此次培训,他们不仅对教育事业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还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技巧与管理方法,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是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使所有教师尽快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以各级学科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团队为成长共同体,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为路径,以主题、课例、研讨、培训的有机结合为行动方式,使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为发挥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市教育局要求,2024年6月22日,济宁一中三名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暨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活动在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成功举行。滨州实验中学刘玉华副校长给青年教师带来《把理想做出来》的专题讲座。刘校长给在场的老师们做好名师的建议:名师有名师的责任,名师有名师的义务,名师有名师的担当,名师要有格局:乐奉献,善引领。另外为了切实提升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24年4月19日下午,我校在教师发展中心召开课题指导暨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会议。

继张岩作为第四期齐鲁名师成功遴选为山东省第二批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和第五批齐鲁名师工程人选导师之后,2024年7月,被省厅遴选为第五批济南名师工程人选导师。工作室先后邀请山师大傅海伦教授(2024年1月3日),信丽华(2024年4月19日),刘玉华(2024年6月22日)等专家进校面对面交流指导。同时,2024年11月月先后携齐鲁领航工作室青年教师赴聊城冠县参加“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线下活动。罗旋老师代表济宁一中,与青岛二中、省实验2位老师同台竞技,执教《空间距离问题》,获得一致好评。

二、聚焦热点,科学规划,务实研究

教育研究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着“基于问题导向”的原则,2024年我校教师教育研究工作着重于当下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踏踏实实将课题研究内容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扎实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课题研究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教师具有较高课题参与意识,能围绕教学中产生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市级课题中,2项济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有效提升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策略研究》(主持人曹秋彦),《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干预研究》(主持人贾文倩),3项三名工作室专项课题《基于科学教育特色的教联体育人体系建构与实践探索》(主持人李建),《科学思维导向的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程建构与实施路径探索》(主持人张伟伟),《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实施策略研究》(主持人钟昂)成功立项,4项济宁市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主持人孙伟)、《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研究》(主持人张岩)、《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主持人刘纪凤)、《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德育融合策略》(主持人张逸群),以及《智慧课堂模式下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主持人杨涛)共5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15项2023年度校级课题通过一年研究,顺利结题。目前已申报2024年度校级课题共24项。为加快建设全省教育高地,经市局评选,分为两批5项+14项入选济宁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项目库。

三、加强课程建设和校级交流,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一)课程建设

开展教育科研是推进课程改革,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只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才能促进课程建设,顺应改革潮流,不断推进。

我校积极研发各类校本课程,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为我校锻炼培养更多优秀教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旨在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2024年3月27日,山东省教育厅网站对2023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级“优课”名单进行了公示,经过教师个人创课、市级优课遴选、省级观课评课等环节,共拟评选省级“优课”3011节,其中济宁239节。我校刘雯康、曹腾、刘琦、李晓梦、黄书静、高宇、陆相如、郭龙婷、司金如、任倩倩、赵园园、杨甜甜共计12位老师的课例荣获省级“优课”,人数位居市直学校第一名。2024年市级优课继续取得佳绩,经过教师团队创课、学校推选、市级评课等环节,我校冯童童团队、程艳红团队、方晓晨团队的课例全被评为市级优课,并推送参评省级优课。

我校12名教师获得2023年省级“优课”,如下:

姓名

荣誉名称

发证单位

曹腾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雯康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琦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晓梦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黄书静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宇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陆相如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司金如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任倩倩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园园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郭龙婷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甜甜老师

省级“优课”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总工会关于举办 2024 年度全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鲁教师函 〔2024〕24 号)要求,济宁市教育局、济宁市总工会决定联 合举办 2024 年度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通过层层选拔,逐级推荐,我校共四名教师刘琦、罗旋、温腾、田浩推荐参评市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二)校级交流

根据《济宁市教育局教师培养“365”工程实施方案》(济教函〔2024〕26号)、《济宁市教育管理干部(2024-2025年)培养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和《关于组织济宁市教育管理干部培养人选跟岗研修的通知》(济教函〔2024〕152号)工作要求,10月21日—25日,市教育局选派9名教育管理干部来我校跟岗交流。“同课”求精进,“异构”展风采。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探讨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三)其他工作

12月学校迎接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复核工作,教科研处积极参与筹备工作和整理相关材料,成功通过复核。

教科研处及时将学校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制作简报,通过济宁市教科院在全市推广宣传。2024年市教科院对《济宁教科研简报》创编工作通报表扬,济宁一中位居榜首。

积极参与市局教师教育科“教师风采”和“济宁教师说”栏目,老师们精心提炼具有广泛性、代表性的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上报数量多,质量优,我校8位教师被评为突出个人,人数排名市直学校第一。

12月组织2024年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在学校微信工作群下发通知,广泛发动需要进行注册的教师,通过中国教师资格网进行注册网络申请。收取注册申请表、学时证明,分类整理。积极与教育局人事科对接,做好特殊情况的处理。对新进及调入教师信息收集、入库。对各类研修培训,如校本研修、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研修等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