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依据省教育厅颁布的课程方案和上级教研部门教学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和整体工作部署,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工作思路,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教学指导为抓手,促进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进一步推进新课改、新考改研究,强化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指导各年级开展好教学工作,加强名师培养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个年级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一年级在开足开齐课程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进行生涯规划,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阶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合格考的合格率。继续完善高二年级的教学评价体系,高质量推进向高三学年的过渡。聚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不断优化高三备考内容、方法和手段,扎实落实备考质量阶段性推进机制,确保争一流,当排头。
三、工作措施
(一)精细精准教学管理,各项教学工作规范有序
1.落实好《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精细化规范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2.落实好课程管理,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各级部制定好学校课程方案并认真实施。
3.注重过程性材料的积累和整理,不断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做好教师考核评估工作,引导教师专业成长。
4.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收集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资料,不断丰富学生成长记录。
(二)严格落实教学常规,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1.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有效进行教学督导。坚持检查与反馈制度,做好教学常规的检查,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听课等教学常规进行检查,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
2.落实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向过程要质量。继续落实学校提出的教学要求,即:备课要“全”(面向全体),上课要“实”(注重实效),教法要“活”(灵活多样),作业要“精”(精挑细选),辅导要“细”(细致入微),考核要“严”(严格组织)。强调课后反思,总结教学得失,修正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做好阶段性教学质量推进工作。一是抓好试题命制的管理,提升命题质量;二是严格考风考纪,确保考试信度;三是发挥好教学诊断与评价功能,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成绩进行分析和使用,对教师和学生的成绩进行科学的评价。精心设计并上好测试讲评课,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成绩。本学期计划在期中考试后对各教育科成绩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三)强化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关注教育教学新进展,科学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培训有目标,过程有考核,结果有反馈。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各级部、教研组要根据年级实际和学科实际,围绕课堂教学改革、高考备考、学考备考、听评课、网络研修、学科思想建设等内容开展校本培训。做好校本培训学分统计工作。
2.加强新课改和新考改的研究,按照市区教研中心教学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合格考、等级考的备考应对策略;科学做好新高考模式下学科复习整体设计规划;组织新老高三教师经验交流传承会,促进新高三教学工作的精准化。
3.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做好师徒结对教师的帮扶工作,制订培养计划,认真开展听评课,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组织开展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按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要求开展观评课活动,着力于问题研究,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提高。
(四)加强教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学教研的引导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教研核心团队的积极作用。
2.进一步落实好集体备课工作。教研组(备课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活动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每学期每位教师担任活动主讲不少于两次。
3.各教研组(备课组)要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不少于五个主题研究活动,引导教师积极思考教学问题,深入研究解决办法,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4.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认真完成“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做好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网络研修工作,学科教师全程参与,积极开展集中研讨交流活动,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5.开展课堂教学展示交流。以每学期每人一节校级公开课、骨干教师观摩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学科德育课例展示等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观课议课水平,不断提升教师反思整改提升的力度。通过推门听课,以“原汁原味”的常态课呈现,准确把握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全面了解教情学情,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6.将心理指导落实到各年级及学生学习全过程。深入研究学生心理,进行心理健康筛查,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衔接工作。积极开展心理调适和疏导,引导摆脱自我放松、畏难恐慌、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的困扰,做好心理状态衔接。构建并落实专家—班主任—班级的点线面辐射的学生心理教育模式。
(五)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
1.认真落实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立足学校实际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满足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本学期开学初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一次教学应用培训活动。
2.积极开展创客教育和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培训,让广大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融合创新。
(六)落实全学科德育教育网络。以思政课为引领,实施全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全学科。开学初通过集体备课,制定各学科德育教学计划;通过听课、展示课、汇报课、评优课等活动展示,评价各学科德育教育的成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加强管理人员业务学习,提高管理业务素养。加强交流沟通,提高团队目标认同感。
(二)强化部门协作,提高服务水平。教务教科室要密切联系各级部及有关科室以联席会议制度为平台,及时沟通,确保工作渠道畅通。
(三)强化责任落实,健全规章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包保制度的工作要求,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干部考核。
展望新学年,全体经开高中人将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全力以赴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