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二中学教师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的力度,使全校教师迅速成长,克服教师职业“怠倦症”和骨干教师的“满足感”的产生,促进教师“再生”发展,分层培养各级骨干教师,激励各个年龄段、职称段教师的持续发展,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特制订本意见,试行实施。
二、管理目标
使我校教师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业务中具有指导、带头、示范作用。
三、措施机制
(一)上下班制度
1、按照国家规定,学校执行每周5天,每天8小时工作制,教师每天具体到校与离校时间由学校根据季节另行规定。
2、教师每天上、下午按学校规定时间到校上下班。值班领导与值班教师按学校规定的值班时间到校,并履行值班职责。
(二)请假制度
1、教师因事因病请假要办理请假手续(病假须有对口医院的医生证明,否则按事假处理)。请假前须先自行协商调好课,并报办公室备案后,再凭书面请假条办理有关请假手续。
2、请假半天以内由科室级部领导批准;半天以上一天以内由分管校长,一天以上或中层以上干部请假需由校长批准。
3、婚假、产假、丧假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办理。
4、假期完毕或提前中止假期须及时找相关领导办理消假手续,提前终止假期而未消假,视为休完全假;超假未按时上班,视为旷工。
(三)上课制度
1、教师须按级部安排的课表上课,凡因私事请假须将协商调课情况报级部备案,凡因公事调课由级部备案。
2、无论因公因私,调课行为一旦成立,上课教师须对课堂教学负完全责任;若不经过级部而私自调课或各种原因造成误课,课堂所发生的一切安全责任事故均由学校课表所规定的教师承担。
3、课堂教学“十不准”:不准坐教(因病除外);不准串门聊天;不准接听拨打电话;不准看报刊杂志;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准以任何借口(如拿粉笔、拿作业本等)离开教室;不准不带教材、备课本上课;不准拖堂;不准酒后上课;不准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办公制度
1、学校实行教师坐班制,除了上课或学校指定的其它工作外,上班时间均要到办公室坐班,因事外出无论时间长短均要向科室级部领导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2、办公期间,不准串门聊天,不准打牌下棋,不准吸烟喝酒,不做与办公或教学无关的事情。
3、讲文明,讲礼貌,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大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工作。
4、使用电脑时不玩游戏,不聊天,不浏览不适宜的网站。
5、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乱丢乱扔乱吐,不乱写乱画乱张贴,整理好个人办公桌上物品,做到存放有序,整洁美观。
(五)会议制度
1、按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参加会议,不准迟到早退,不随意进出。
2、带好会议笔记本,作好会议记录。
3、会议期间,将移动电话调为振动(或无声方式),会场内一律不允许接听或拨打电话。
4、不讲小话,不看报纸杂志等,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5、学校重大活动原则上不批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