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MB2855352K/2025-0098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征集反馈与草案解读
成文日期 2025-06-13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执行情况的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发布日期:2025-06-13 信息来源: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执行情况的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按照市司法局《关于对“十四五”期间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开展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开展了“十四五”期间《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执行情况评估工作,起草了《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执行情况的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按程序将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请于2025618日前通过以下方式反馈:

1.电子邮件发送至:jnglk@126.com(如有提出意见或建议的社会公众,请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进一步联系)。

2.信函请邮寄至:济宁市太白湖新区省运会指挥中心E0629房间 邮编:272100。

    附件:《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执行情况的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13


附件


《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执行情况的评估报告

(征求意见稿)

2024年4月,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加快促进我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覆盖全面、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推动旅游住宿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该政策包含7大部分20条措施。

该政策的制定基于济宁市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济宁市旅游住宿业目前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局面,但也存在着高端供给不足、业态丰富度不够、服务质量不均衡等问题。济宁市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了这一系统性政策。政策执行一年多以来,济宁市的旅游住宿业实现了“硬件升级”和“软件优化”,《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根据济宁市司法局《关于对“十四五”期间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开展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措施》的执行情况做评估报告如下:

一、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1、准备阶段。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此次评估工作,由局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市场管理科政策法规科、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市精品旅游促进会相关人员和局法律顾问为成员的评估工作小组,详细制定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形式和内容、方法和步骤、责任和要求,确保评估工作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

2、实施阶段。一是征求意见建议。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市文旅局网站和市文旅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通过书面形式向行政相对人(相关酒店、民宿等)广泛征求意见。二是开展自查自评。《若干措施》中明确的责任单位对照自身履行的职责开展自查自评,市、县文旅部门对《若干措施》执行效果开展自查自评,总结成效,梳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三是实地调查研究。评估工作小组深入各县市区有关酒店、民宿实地调研,组织召开由相关责任单位、酒店代表、民宿代表、相关协会负责人等参加的座谈会2场,全面了解评估《若干措施》执行效果。

3、总结阶段。及时分析评估信息资料,形成评估报告初稿。召开评估工作小组会议,研究评估结果,得出评估结论。针对评估提出的改进意见建议,由具体承办科室在拟定新的旅游行业重大行政决策及配套制度文件时予以充分吸纳,进一步提升我市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执行质量。        

二、主要措施执行进展情况

1、加大高品质住宿项目招引建设力度方面。编制了《济宁市旅游住宿业招商项目推介手册》,策划包装旅游饭店招商项目32个,成功引入凯悦等国际品牌,“云栖爱湖”精品度假酒店等项目相继签约;香格里拉、JW万豪等一批高端酒店品牌先后开业运营;完成了黄淮宾馆、微山南阳水苑等旧酒店的升级改造,改造原曲阜南池二酒厂旧厂区打造阙里比邻酒店,建成大洪云起旅游民宿、龙湾良舍民宿、姥姥家民宿。现正加快建设孟子湖恒力、微山夫宇等五星级旅游饭店,正推动梁山华锦大酒店创建五星级旅游饭店。

2、积极发展旅游住宿新业态。济宁市依托精品文旅名镇、乡村旅游重点村,积极培育打造一批多样化的旅游住宿产品,目前济宁市拥有星级民宿25家,其中五星级民宿5家,四星级民宿10家,三星级民宿10家;积极创建省级旅游民宿聚集区,目前济宁市拥有鲁源民宿聚集区、大洪云居旅游民宿聚集区、等闲谷旅游民宿聚集区三处省级旅游民宿聚集区,泗水县“龙湾良舍”民宿集群、“鹿鸣野奢·新青年露营地”已初具规模;济宁结合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特色主题酒店,邹城信达酒店等4家酒店正在积极创建特色主题酒店;微山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太白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已初步形成酒店集群效应。

3、提升旅游住宿服务品质。正在推动梁山华锦大酒店创建五星级旅游饭店,今年成功创建了3家四星级饭店。目前,我市拥有星级饭店19家,其中5星级饭店1家,4星级饭店11家,3星级饭店7家。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创建提升奖励,支持各类住宿企业参评星级饭店,对新创建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饭店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评定为国家甲级、乙级旅游民宿的,分别最高给予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现已兑现首批四星级酒店(杏坛世家大酒店)创建奖励资金100万元(30万元已到位)。

5、加强人才培养服务。举办了济宁市“数字木兰”旅游民宿管家培训班,助力旅游民宿人才赋能成长,举办了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大赛——全市旅游服务技能大赛。加强旅游住宿业人才培养。

6、强化行业监管。通过全国旅游服务监管系统对旅游住宿服务质量实施常态化监管,聘请社会监督员开展社会化监督,通过开展旅游星级饭店质量等级评定和复核工作对旅游住宿业实行质量等级动态管理;实施部门联合监管,在旅游旺季、节假日等重点时段,联合市场监管、消防、公安等部门通过开展旅游假日市场专项检查活动、全市暑期旅游市场严管严查百日行动、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等对旅游住宿企业设施设备、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服务质量等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持续保持服务质量。

7、加强组织保障。市文旅局通过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和重点项目清单发挥督导作用,制定了《济宁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统计表》对旅游住宿业在建在谈重点项目、引进高端品牌酒店、新评星级饭店、打造智慧化酒店样板点等重点任务进行定期调度;在加强《措施》的贯彻落实方面,各县(市、区)均已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确保《措施》落地见效。

8、打造住宿业品牌。一是打造“乐宿济宁”品牌,2024年4月启动“畅游齐鲁·乐宿济宁”主题推广活动,发布美食美宿攻略,涵盖酒店、民宿、露营地、美食资源。二是打造济宁美食品牌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组织开展了“名菜•名厨•名店”——“好客山东•食在济宁”美食评选活动大赛,打造“好客山东•食在济宁”品牌,制作了美食地图,设计了“好客山东 食在济宁”Logo,分类别、分主题策划了美食短视频宣传活动,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带动了旅游住宿业的发展。三是采取联合营销,创新开展“景区+酒店”联动营销,2024年12月推出“乐宿济宁 惠游景区”暖冬月活动,推出“住济宁、免费游三孔”等联动优惠举措,全市72家景区面向济宁酒店住客提供免门票政策,64家酒店同步推出互惠举措。

三、实施成效评估

1、产业升级成效显著。一是供给结构得到优化,逐步形成了高、中、低档配套,布局结构日趋合理的旅游住宿服务体系。二是业态创新取得突破,“酒店+”项目满足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三是形成了区域特色化发展局面,曲阜市突出儒家文化主题,微山县发展湖景民宿与渔家体验,梁山县发展水浒文化体验主题住宿等,提升了全市住宿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2、旅游消费结构优化。旅游住宿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了旅游消费结构优化,游客人均消费和过夜率明显提升,体现了住宿业对旅游消费的强力拉动作用。

3、有力推动了我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酒店+文化”“酒店+康养”“酒店+特色美食”“酒店+智能”、露营地等新业态的竞相涌现,有力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

4、品牌影响力得到提升。“乐宿济宁”旅游住宿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携程等OTA平台数据显示,“济宁民宿”“济宁高端酒店”等关键词搜索量明显增加,品牌知名度显著提高。

四、现存问题与挑战

济宁市的旅游住宿业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旅游住宿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挑战,主要是区域发展不均衡、淡季住宿需求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新业态监管有待完善的问题。

五、优化建议。

一是深化“住宿+”融合创新,拓展“乐宿济宁”内涵,开发全季节旅游产品。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服务,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开展服务技能大赛、面向高端化、国际化市场需求,重点加强涉外服务、数字化运营、文化解说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三是完善新业态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济宁市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露营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通过标准化建设保障服务质量。

六、评估结论

若干措施》总体上符合上位法相关规定,内容、各项制度整体上比较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政策得到了较好执行《若干措施》实施一年来,济宁市在高品质住宿供给、业态创新发展、服务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旅游住宿业向高质量、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济宁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保障。随着入境旅游招徕奖励政策、文创大赛、演唱会经济支持政策等“三大礼包”的推出,济宁市旅游住宿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发挥牵头作用,会同财政、发展改革、贸促、商务、市场监管、人社、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等责任单位持续做好《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和优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