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要认真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原则,加强教学理论的研究,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原则
1.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2.教法与研究学法相结合的原则。
3.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4. 教学相长原则。
三、制定课程纲要
1.制定前,年级备课组所有教师要做到三个熟悉。
熟悉课标:明确本科教学目的任务,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弄清本科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熟悉教材: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各章节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难点。
熟悉学生:主要熟悉学生“基础”“能力”“学风”“方法”四个方面的情况。
2.教学课程刚要要具备以下内容:
(1)课程目标、现状分析。
(2)提出落实教学任务要求,提高质量的改进措施和意见。
(3)课程实施进度,课时安排。
(4) 优等生、学困生的跟踪培养措施。
四、备课
1.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熟悉课标、通览教材,写出教材分析,总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结构层次,教学指导思想及方法。
2.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方法、步骤、作业、课后小结等,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做到个人备课与同科同年组教师集体备课相结合,平时提前备一周的课。
3.要做好教具、演示、实验、课件等一切准备工作。
五、课堂教学
1.认真组织教学。坚持由始至终全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特别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教学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因材施教等。
3.每一节教有目的,练有中心,学有效果,观点正确,精讲多练,避免满堂灌。
4.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板书有计划,书写工整、规范。
六、作业
1.练习题目要慎重选择,要符合上级部门规定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
2.要及时批改。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上的漏洞和缺陷,及时进行补救。要坚持教师全部批阅,学生自己改正的方法。教师的全部批阅要起到三个作用:
(1)学生是否按时交了作业,按要求做了作业。
(2)大多数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弥补。
(3)个别学生的错误应认真分析,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缺陷。
3.在每次作业中的问题,教师应做记录和分析。如发现关键性或普遍性的问题应及时在班级进行讲评,弥补缺陷。然后再留作业进行巩固。
4.学生家庭作业练习,要按本学科的规范要求,严格控制作业量和时间,避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七、成绩的监测
1.学习成绩的监测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自己教学状况的重要反馈渠道,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成绩监测包括单元监测、期末监测及学期、学年成绩评定。
2.成绩考核由教导处统一管理。每学期初上课前教导处发质量分析,用以分析学生的单元、期末等级制情况,不能以检测成绩给学生排名次。
八、辅导
1.辅导指在规定的教学课时以外,给个别学生补课、解答问题、指导练习等教学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手段。
2.辅导要因材施教,要有目的、有准备、有重点地进行。提倡教师主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优秀生辅导可和学科竞赛相结合。
九、社团活动
1.社团是教学的延伸,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其个人才能爱好和特长的重要场所。指导好课外活动是学校及教师的职责。
2.社团活动包括教育活动、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会、科技节、艺术活动、社会实践等,分别由教导处、少先队和体卫艺教师安排及具体实施。
3.社团活动列入学校活动总表,不得任意冲、占和挪作他用。如发生时间上的冲突由教导处加以协调。
4.各项社团活动的教师,在开学第一周内上交活动计划到教导处,对参加活动的同学,要有考勤记录和成绩考核。
5.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
十、教学研究
1.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要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研究专题,注意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每学期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
2.定期组织公开课教学。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课后要进行详细的座谈或评议,并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归档。好的公开课要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推荐。
十一、教学领导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领导要经常分析研究教学工作的问题,领导干部要兼课,经常深入教研组和教学班,有计划的听课,参加备课和教研活动,检查指导教学工作及时纠正问题和发现好事例以扶植支持,使教学工作处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