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和平街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一、开设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扎实开展劳动教育
课程方案设置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平均每周各一课时。学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课,组织开展校内环境、节日文化、家务劳动等主题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区劳动培训,参加“课标引领 劳动育人”备课研讨会和劳动教育专题研讨活动,在课程理念、专业素养等多方面的进行提升。教师加强研究,构建“创境体验-教师示范-学生展示-拓展资源-实践应用”劳动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期末技能检测,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劳动技能进行评价。
二、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乐学善思,笃行致远。劳动教师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我校教师积极参加任城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课标引领劳动育人备课研讨会活动、济宁市劳动课程标准学习研讨暨劳动作品成果展活动、任城区义务教育教学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学科“魅力剪纸”专项基本功培训活动、济宁中小学劳动教育线上精准教研活动、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研讨会、参加济宁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线上精准教研活动。开展课堂研究,提升教学能力。我校“品味端午 传承文明”获《任城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典型案例单元教学课例》综合实践活动类一等奖。
三、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如定期开展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擦桌子等,打扫校园,既美化校园、教室的环境,又学会了打扫的方法。
为了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少先劳动习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展示活动。济宁市和平街小学“劳动小能手”叠衣服技能展示活动。济宁市和平街小学开展五年级剪纸技能展示活动,一把剪刀,一张纸,一双巧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形成了一幅幅独具匠心的剪纸作品。
五一期间,济宁市和平街小学开展了“红领巾爱劳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中队以“劳动节”主题队会的形式,帮助队员了解“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和含义。学生讲述着最美劳动者的事迹,感动着最美劳动者的精神。学生积极投入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同时,动手制作出一张张生动有趣、个性鲜明、内容丰富的手抄报和绘画。以笔写意、以画明志,倡导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劳动。
四、社团提升 创新实施劳动教育
我校充分利用社团,开展剪纸社团,邀请社团名家进入学校展开教学。我校剪纸作品在六一儿童节进行展示,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好评。精心利用校园菜地基地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中国传统节日和劳动教育有效地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挖掘不同传统节日中的劳动素材,如春节包水饺、打扫卫生,元宵节制作花灯等。
五、设立主题活动周,广泛宣传劳动教育
我校依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劳动活动,开设劳动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劳动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和收获美。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劳动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实现劳动素养稳进阶,以劳润德巧育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重视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
六、家校合作共育,强化劳动教育实效
我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劳动清单,引导家长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言传身教,鼓励孩子主动担当、积极参与、自己动手。为孩子提供劳动实践机会,引导孩子参与简单烹饪、家庭清扫、垃圾分类等必要的家务劳动,帮助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掌握1-2项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