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一中学任城校区(济宁市济州高级中学)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本学年,我校体育工作在区教育局和学校的总体部署下,在学校行政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紧密围绕“健康第一”的核心理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断深化课余训练管理,提升运动技术水平。依托体育课教学主渠道,认真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知、认知、用知能力与水平,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了师生身体素质,完善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为总结经验,谋求更大进步,现将我校2024年度体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体育教学改革情况
我校始终将体育教学置于学校体育工作的首位,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而教学改革是提升质量的关键。我们坚持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这一落实理念的基础。严格按照省市区课程计划排课,确保每班每周“两课两活动”及每日“两操”,做到专课专用。督促体育教师认真履职,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追求课堂高效(45分钟),努力营造笑声与汗水并存的体育氛围,并及时向学校、班级和家长反馈学生体质状况。同时要求其他任课教师保障体育课和活动时间不被挤占。
通过教学实践,重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意识,持续提升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运动技能。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推动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改革,我们鼓励体育教师通过持续学习与反思更新观念,深入理解课标精神,创新教法学法。为此,积极推行教师间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了体育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每周2节),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坚持“节节有教案,案案有内容、有方法、有反馈”,确保教学质量。定期开展课程教研、集体备课,并将课堂教学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二、体育训练情况
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基础,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本年度,学校继续与济宁一中总部联合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并积极组建各类体育兴趣小组和社团,有效推动学生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各级体育竞赛,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三、体育教师情况
目前,学校共有教学班45个,在校生2217人。配备专职体育教师6名。学校将体育教育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考核体系,积极支持体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学习。在评优评先、职务评聘、工作待遇等方面,制定了符合体育教学实际的考评方案,确保足球教练等体育教师享有同等权益。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对表现突出的体育教师及品学兼优、体育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定期表彰,并将体育工作成效纳入学校绩效考核。
四、体育场地及条件保障
学校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持续完善体育场地及器材配备。在充分利用现有篮球场、陆地、校园道路等空间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上,现已配备并投入使用标准的400米田径场、标准人造草皮足球场及一座综合性体育馆(内设篮球场12处、排球场6处)。体育器械配备严格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区标准要求。室内体育馆的建成有效保障了雨雪天气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
五、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学校全面实施并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安排专人负责测试工作,学校在测试设备购置及场地保障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学生测试成绩均记录在档,并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2024年度,全校1812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如下:优秀率 8.56%,良好率78.42%,合格率100%(注:此处需填入2024年实际数据)。按时完成数据上报工作,测试结果及时向全校公布。学校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结果,制定了针对性干预措施,引导学生科学锻炼,切实改进体育工作,促进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