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基本情况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 |
办学性质 | 公办学校 |
主管部门 | 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
办学地点 | 济宁市任城区王母阁路18号 |
联系方式 | 0537--2893036 |
办公时间 | 上午8:00--11:30 下午 2:30-- 6:00 |
学校简介 | 1.办学规模 近年来,在市区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坚持中立、东跨、南联、西拓的发展规划,形成了一校五区”,现有在校学生1万名的大格局。2012年7月,根据城区教育发展需要和区政府实施优势带动战略要求,通过资源整合,原济宁十六中学成为济宁市第十五中学东校区。2016年对东校区进行了新的规划,新增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17636平方米;2014年8月,占地80亩、建筑面积22877平方米的文体校区开始招生。2020年8月,占地53.5亩、建筑面积37000平方米的运河校区开始招生;按照城区校区一体化运行管理,通过干部和教师统筹调配,占地61.3亩,总建筑面积22752平方米的滨河校区,在2025年秋季开学前重新组建干部管理团队和新初一教师团队,全面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切实满足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2.办学条件 学校整体设计和建设遵循高起点、高标准原则,校内主要设施有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办公楼;风雨操场、报告厅、图书馆、录播室、微机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学校建有300米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室外乒乓球场地、综合活动场地、健身房及高标准的室内篮球场,室内篮球场两面看台,同时可满足各类演出,配有高标准的灯光舞台音响。在软件建设上,学校实现了无死角监控和智能化消防管理,教室内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独立空调。 3.办学特色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坚持“启元启全、合作合育”的办学理念和“来为求知,去为栋梁”的育人理念,秉承“让行动来证明我们的一切”的校训,旨在培养具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唤醒、鼓舞、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合作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合育构建校家社命运共同体,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弘扬十五中“荷(和)”文化,以荷立品,以和善行。学校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项目”建设,深入探索“e积分”评价模式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从“赋能、合竞、简易、系统、快乐”五个方面对学生成长和综合表现进行即时评价,分阶段进行激励,挖掘学生潜能,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劳动节”五节活动平台,推动五育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标五大联赛,在活动中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学校高度重视社团课程的开发,构建完善、科学的社团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目前全校已形成83个社团。其中,艺体社团的管理与成绩在全省独树一帜,经过多年的拼搏与努力,逐渐形成一批口碑卓著的特色品牌:校园足球、篮球、田径社团等,非遗剪纸社团、翰墨国画社团等成绩显著,极具影响力。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坚持“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培养目标,通过“求是”文化建设,引领师生知行合一,积极向上,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生的追求,凸现鲜明的学生特色,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与之相对应的六大“求是”课程体系,即:“求真立德---微德育课程”、”求知启慧---智育课程”、“求正乾健---体育课程”、“求美润心---美育课程”、“求实躬行---劳动教育课程”和“求索慎思---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基础教育领域贯彻通识教育观,完善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建构,寻找课程资源的生发点,通过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质疑,然后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推理或实践来解疑,完成探究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的探究形成系列,从而培养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技能、创新和探索的能力。 积极探索有效课程、高效课堂、实效作业“三效”模式,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数的基础上,对三类课程进行校本化统整,做到既不降低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又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长远发展,教学相长,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在基于课程标准、基于校情、学情和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这三类课程相融整合的课程设置标准和教育教学模式。 4.师资水平 现有教职工共581名。省市级教学能手68名,省级优质课执教者62名,杏坛名师3名,市特级教师13名,区级教学能手173名等,组成了一支研究型、智慧型、学术型的名师团队。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优秀的教师群体,铸就了十五中高品质的管理水平和辉煌的教学成绩。 5.荣誉奖励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语文教改示范学校、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单位、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山东省田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济宁市规范化学校、济宁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济宁市遵纪守法光荣学校、济宁市师德建设示范学校等。 6.历史沿革 1948年建校以后(前身为济宁市第四中心小学、里仁巷小学、红卫兵小学),1975年更名为济宁市第十五中学。2012年7月,通过资源整合,原济宁十六中学成为济宁市第十五中学东校区。2014年8月,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南校区开始招生。2020年8月,运河校区投入使用。 7.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