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2503J/2025-012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司法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成文日期 2025-07-03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市司法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代表第170号建议的答复《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5-07-03 浏览次数: 字体:[ ]

尊敬的张士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市司法局高度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并将预防未成年人犯工作罪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以法治宣传、法律保障、协同治理为抓手不断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推进三位一体法治教育常态化一是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坚持每年组织广大干部教师集中学习《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参学率达到100%二是寒暑假前,组织开展家庭报告会,将法治学习作为报告会的重要内容,并邀请学生家长开展“同上一堂法治课”活动,以家长子女互学为纽带,弥补学生家长普法薄弱环节,让师生、家长共同提高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家校社”沟通交流机制,高标准打造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争创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关爱服务阵地。

二、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加大对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教育培训力度,完善法律知识结构,培养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治聘用人才,提升法治副校长队伍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指导县市区分批分层次举办法治副校长培训班32期。通过举办讲座、教师培训考核等多种途径,重点加强中小学法治教师的教育培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少年法德教育讲师。目前,全市1200余所学校,共聘请法治副校长2000余名,覆盖率达100%,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及学校周边的治安秩序提供有力支撑。

三、创新形式载体,加大普法力度。一是围绕未成年人群体实施“精准普法”“按需普法”,把握青少年的认知逻辑,运用动漫、音乐、网络等新手段,采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案例,让青少年带着兴趣学习法律。二是及时调整充实市青少年法治宣讲团队伍和普法志愿者队伍。三是自主编印《法律进校园》(漫画故事版)《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丛书》系列普法教材,向全市各中小学发放《“以案普法”法治教育光盘》,2024以来,全市共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1700余场次,效地促进了青少年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普法覆盖面达到100%。四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普法实践活动。五是与团市委挂牌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设立五个工作站,定期开展参观见学活动,使青少年变被动学法为主动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掌握,在快乐学法的实践中引导青少年学生逐步提升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一是充分利用校园、走廊,设置法治宣传栏、张贴法治海报,在学校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二是利用全市各级法治文化广场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打造集趣味性、生动性、体验式于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专区,开辟“法治谜语”“法治测试”“法治迷宫”“法治跑道”区。三是开通公交普法专列,在城区90条线路的1500余台公交车播放青少年权利保护的动漫视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工作载体,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一是形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合力。将与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大对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教育培训力度,完善法律知识结构,培养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法治聘用人才,提升法治副校长队伍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是丰富青少年普法宣传载体。持续优化法治教育课程内容,关注法律法规更新和社会热点法律问题,及时融入新内容和典型案例。拍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普法微视频,修订完善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系列读本,持续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持续落实《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普法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和普法宣传大使作用。

三是重视家庭法治宣传教育。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关口,家庭法治教育至关重要。市司法局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督导教育部门将对家长的法治教育作为家长学校的必修课。推进三位一体法治教育常态化积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四是推动经航学校规范运行。贯彻执行中央政法委《专门矫治教育工作规定》和省政府《建设专门学校开展专门教育工作方案》,规范运行济宁市经航学校。坚持立足教育、科学矫治、安全至上、有效转化的方针,按照“收得下、管得住、矫治好”工作要求,不断完善“34566”专门矫治体系,提高办学质量,有效预防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五是落实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千名政法干警讲千堂法治课”活动,围绕宪法、民法典等与青少年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系列法规,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开展宣教,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与维权能力,预防违法犯罪,助力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少年法治教育任重道远,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市司法局将秉持对青少年成长负责的态度,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工作体系机制,为培育更多具有卓越法治素养的新时代优秀青少年而努力奋斗,为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多提宝贵意见和建

议!

 

 

济宁市司法局     

202573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宁市司法局 0537-7710063

        对市十八届人大代表第170号建议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