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文旅发展丨2025年济宁市红色文化主题月主场活动隆重启动
7月4日上午,2025年济宁市红色文化主题月主场活动在邹城田黄镇十八盘山党性教育基地举办。本次活动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宁市委党史研究院、邹城市人民政府主办,以“传承红色基因,赋能文旅发展”为核心,汇聚多方力量共谱红色文化发展新篇章。
红色热土忆峥嵘
济宁革命历史与文物保护成果展魅力
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张兴春在致辞中深情介绍,济宁作为充满红色记忆的热土,自1922年夏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在曲阜播撒革命火种起,便开启了光辉的革命斗争历程。1926年中共曲阜二师支部诞生,抗日战争时期湖西、尼山抗日根据地创建,铁道游击队英勇事迹传颂至今,羊山战斗更在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济宁拥有75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这些承载着党和人民奋斗历史的“精神芯片”,兼具历史、艺术、社会与文化价值,更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济宁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成效显著:实施多项保护利用工程,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路径,积极申报国家及省级项目,革命文物相关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其中,邹城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量居全市第一,其成立红色文化工作组、入选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的实践,成为全市保护利用工作的标杆。
主题活动亮点纷呈
多维举措激活红色文化生命力
活动现场,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分别发布了革命文物系列短视频和红色文化主题线路,通过视频宣传与线路串联,实现红色资源更强的感知、体验感。
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凝聚社会力量,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并正式宣布主题月活动启动。
赓续精神向未来
红色文化赋能城市发展新征程
红色是济宁最厚重的底色,红色精神是驱动发展的最强引擎。活动最后,全体人员参观十八盘山党性教育基地,在实物与史料中感悟革命初心。此次主题月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动员——通过整合红色资源、创新传播方式,济宁正推动红色文化从“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型,让革命文物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名片”、城市发展的“精神坐标”。
主题月活动期间,各县市区将同步开展红色文物展陈、主题宣讲、研学体验等系列活动,持续放大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让红色基因在齐鲁大地代代传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