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527352A/2025-011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 | 组配分类 | 承诺4 |
成文日期 | 2025-07-09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25年济宁市科学技术局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分工(截至6月底)
序号 | 牵头部门 | 责任单位 | 具体要求 | 工作进展及取得成效 | 举措和落实 | 完成 时限 |
4 | 市科技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各县(市、区)政府,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接二连三”人才融合发展行动,新增高端人才创新团队10个、国家和省级领军人才30人以上。健全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00家,新增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60家以上。 | 人才方面,目前,正在按照上级部门安排开展重点项目申报工作。 企业培育方面,截至目前,全市入库培育后备企业突破2000,其中具备申报条件企业1000余家,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6家。 | 人才方面:分类别建立人才项目储备库,摸清拟申报底数,通过项目储备、政策解读、形式审查、专家辅导等环节,抓好重点人才项目申报。下步将持续跟进申报进展,争取项目支持。 企业培育方面:一是夯实储备培育。建立高企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分类,实行“红黄蓝”管理,形成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体系。二是攻坚短板弱项。对照高企认定八项条件,根据关键指标建立企业培育成熟度指导体系,同时深入推行研发项目备案制,指导企业有效归集、规范归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三是狠抓服务指导。通过专家指导、入户辅导等各种形式,对企业进行现场培训,既培训企业技术人员,也培训财务人员。今年以来共开展宣讲培训活动22场、培训企业5000余人次,提升企业创新意识和政策知晓水平。四是推动平台建设升级。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投入、有项目、有制度”的“六有”标准,推动企业加速聚集场地、设备、人才、经费等创新要素,支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担纲领衔,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 | 12月底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