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建设路小学 > 教育教学 > 教研信息

济宁市兖州区建设路小学2025—2026学年度教学研究活动

发布日期:2025-09-15 21:41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课程标准与教学实际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研究课与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与教学研究能力。

2. 借助分层作业设计研究,实现作业的精准化与个性化,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习效果。

3. 利用教学成绩分析,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4. 开展计算大赛、听写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学科基础。

 三、活动安排

 (一)第一学期(2025年9月-2026年1月)

 1. 9月

 研究课:各年级各学科开展新学期研究课,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策略”主题,展示教学方法与课堂组织形式。课后及时组织评课,学科组教师共同研讨,提出改进建议。

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开展首次集体备课,重点研讨新学期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及单元教学重难点,形成初步教学方案。

2. 10月

分层作业设计研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分层作业设计专题培训,学习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各学科组分组讨论,结合教学进度,设计本学科1-2个单元的分层作业,在组内交流分享,修改完善。

研究课:继续开展研究课活动,聚焦“课堂提问有效性”,通过课堂观察、记录提问数量、类型及学生反馈等,课后进行针对性研讨,探索有效提问策略。

3.  11月

计算大赛:面向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开展计算大赛,分年级命题,内容涵盖口算、笔算、脱式计算等,评选出年级一、二、三等奖,激发学生计算能力提升。

集体备课:针对分层作业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总结经验,解决出现的问题,优化作业设计。

教学成绩分析:组织期中考试,考试结束后,各学科组进行教学成绩分析,对比班级、年级成绩数据,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撰写成绩分析报告。

4. 12月

听写大赛:针对语文、英语学科开展听写大赛,分年级制定听写范围,检测学生字词、单词的掌握程度,评选优秀学生并表彰。

研究课:开展本学期最后一轮研究课,主题为“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创新”,探索多元化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1月

教学总结与反思:组织教师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撰写教学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与不足。各学科组整理本学期研究课、集体备课、分层作业设计等资料,形成学期教研成果。

 (二)第二学期(2026年3月-2026年7月)

 1. 3月

研究课:新学期伊始,各学科组开展研究课,围绕“AI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主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新学期教学计划,针对项目式学习内容进行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2. 4月

分层作业设计深化:组织教师对分层作业设计进行再研究,结合上学期经验与学生学习情况,进一步优化分层作业,开展分层作业设计案例评选活动。

研究课:继续开展研究课,聚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3. 5月

计算大赛:举办本学期计算大赛,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如增加趣味计算、限时挑战赛等环节,持续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集体备课:针对教学进度与学生学习情况,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成绩分析:组织期中考试,考试结束后,各学科组进行教学成绩分析,对比上学期成绩,分析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4. 6月

听写大赛:开展本学期听写大赛,丰富比赛形式,如设置团体赛、亲子听写赛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研究课:开展本学期最后一轮研究课,主题为“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探索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5. 7月

教学总结与成果展示:组织教师进行学期教学总结,开展教研成果展示活动,展示研究课视频、集体备课资料、分层作业设计案例、计算大赛与听写大赛成果等,评选优秀教研成果并表彰。

 四、活动保障

1. 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室主任、学科组长为成员的教学研究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筹规划与组织实施。

2.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教学研究活动相关制度,如考勤制度、评价制度等,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对积极参与活动并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给予表彰与奖励。

3. 资源保障:学校提供必要的教研活动经费,保障研究课所需的教具、学具、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为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