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枣店阁中心小学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向风而行聚众智 且行且思共成长
本学期,学校以《济宁市“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行动方案》为指导,秉承“厚德教育”学校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题,加强“四位一体校本教研新样态”的实施,提升教研品质;以“教学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师生发展;以“五育融合”为载体,着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凸显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努力打造“和融课堂”,全面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健康 自信 乐学 明理”的和融枣小优秀少年。
本学期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一、弘扬教育家精神,立德树人育英才
强教必先强师。有了高质量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当前,国家提出“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强国建设使命”的高位要求,这也是新时代国家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愿景。教育家精神是每个教师努力成长的方向。
我校以“践行教育家精神,做和融枣小四有好教师”为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目标,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引领教师以“四让”“六不”为准则,尽心尽力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工作中,教师努力做到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让同行认可、让学校放心,课堂不出错、上课不拖堂、学生问不倒、作业不超量、试卷不过夜、陪伴不缺席,做勤勉务实的枣小教师。
二、精雕细琢研教学,提质创新促发展
教学管理中,着眼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将校本教研、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四项工作有效连接,深度融合,实施以教学为核心,以课堂为依托,以培训和科研为助力,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四位一体”校本教研新样态。
1.创新校本教研,提升教研质量。教研活动继续深化“读—思—研—行”校本教研模式,拓建“大小教研+答辩式教研”相结合的教师培养路径读,研讨教学热点,集体研讨磨课,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2.构建和润课堂,提升学生素养。
和融课堂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着力点,把“以生为本”作为最核心的教学理念,聚焦“导学-自学-互学-展学-拓学”五个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3.提升校本培训,助力专业成长。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依托师德工程、名师工程、读书工程、青蓝工程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年,先后开展“聚焦新课标 共研大单元”“夯实课堂常规 提升教学质量”等20余次教研活动。先后举行了青蓝工程之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大单元教学研讨等一系列听评课活动,40余位教师执教观摩课、研讨课。参评省市区级优秀课例、案例、成果获奖共计20人次。
三、夯实常规管理,精细管理提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安身立命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提升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常规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为此,本学期,围绕教学质量的提升,重点做了如下工作:
1.阶段检测,扎实推进。本学期,组织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每月定期开展学业质量阶段检测,检测以核心素养评价为导向,以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紧扣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情境,精心命题;检测全年级统一时间、集中阅卷,检测后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查缺补漏,充分发挥检测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拓展提升的功能,力求通过检测让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步完善、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核心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2.常规晾晒,共促成长。组织常规材料晾晒活动。各教研组互相观摩了优秀教案、优秀作业等材料,对照优秀反思了自身不足,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常规教学质量。通过晾晒,发现许多老师的备课质量较高,能较好地落实新课标精神,体现大单元备课,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3.家校协同,同心共育。一是充分利用大家访活动,与分管年级的老师们一起与后进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及生活状况,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建议;二是学校召开毕业年级全体学生专题会议,组织分管领导与各学科教研组长总结学生总体学习情况,结合前几次检测指出存在问题,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及改进措施。三是结合家长开放周活动,请各班级重点关注的学生家长走进校园,零距离感受学生在校学习及活动情况,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4.加强研讨,突破难点。本学期,语文学科针对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开展了“大单元备课研讨”“阅读素养提升课主题研讨”等活动;英语学科开展了“分层辅导 提升质量”研讨会;抽测试卷命题研讨等活动;数学校本教研践行“新课标理念”理念,聚焦“大单元教学”“项目化实施”,本学年,先后开展“聚焦新课标、共研大单元”“快乐适应 习惯先行教学研讨会”“夯实课堂常规 提升教学质量”等10余次大教研活动。
5.课后服务,个性成长。本学期,组建了“快乐足球”“智能创客”“创意绘画”“趣味手工”“快乐英语”等十几门课程门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选喜爱课程,选课走班,每周两课时,自主参与,快乐学习,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理念。毕业班则重在抓教学质量,抓学困生辅导,力争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6.看见专长,践行双减。
为了培养学生专长,促进个性化发展,教务处先后组织开展“笔墨飘香书汉字,规范书写促养成”活动、“英语素养展示—单词小达人”“英语素养展示—悦读小达人”活动、“科技节”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四、科研领航成长,助推高质发展。
我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始终以打造高水平教育科研团队为愿景,构建实施立体化教育科研模式,即区级以上规划课题、校级课题和学科教研组微课题研究,助推教师队伍整体建设;开发名家、名师、新秀“三师讲坛”,搭建梯队培养平台;创设多元激励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的科研热情。
本学年学校各项工作已经圆满完成,各项管理要求也已落实到位。教学之路没有终点,教师们需要面对一次又一次挑战,实现一次又一次超越。面对新征程,大家信心满满,定将不负韶华,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立足当下再出发,在接续奋斗的崭新起点上,续写学校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