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渔业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8-02-22 16:16:13

 

济宁市渔业局

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向社会公布济宁市渔业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主要由基本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组成,并附相关指标统计表。本年度报告所列数据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济宁市政府门户网站"(www.jining.gov.cn)或"济宁市渔业信息网"(http://www.jnyy.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济宁市渔业局办公室联系(地址:济宁市红星路19号;邮编:272019;电话:0537-2967815;传真:0537-2967981)。

一、基本情况

2017年,全市渔业系统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级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市渔业工作中心任务,坚持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文件要求,围绕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方面,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进一步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实效性

截至2017年底,市渔业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9条,其中在我市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30条,在局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79条。共解答和处理公众网络咨询12次;无依申请公开情况,无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

(一)信息公开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

一是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市渔业局信息公开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杜西平分管信息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由局办公室开展,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明确信息员负责本科、站的信息管理和报送工作,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人负责。二是定期更新《济宁市渔业局政务信息公开指南》,不断完善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流程。

(二)发布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互动交流情况

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热点和意见建议等,回应公众网络留言12条,已办结12条;对局门户网站进行了优化,方便公众浏览使用。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是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和局门户网站,对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信息,以及重大行政决策信息、社会关注热点信息等主动进行了公开。二是对重要规划、重点工作、重大活动等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信息公开,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新闻网站等媒体平台,扩大信息发布覆盖面。三是提高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公开力度,按照要求将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等财政资金信息进行了公开,提升了财政资金情况的透明度。四是加强公示类信息公开力度,积极开展重点项目信息公示公开,公示评审立项结果等。五是落实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对所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等内容进行了公开。

(四)其他信息公开情况

对依申请公开信息,按照受理、审查、处理、答复以及保存备查等环节规范办理,畅通受理渠道;同时积极与申请人沟通,做好相关情况解释工作,保证公众充分行使知情权。本年度未收到依申请公开申请。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针对本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和我局工作实际,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

创新信息公开形式计划利用新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公开,畅通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渠道,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尽可能扩大信息公开覆盖范围,增强渔业工作透明度。

提高信息公开时效性根据工作任务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制定重要规划、重点工作、重大活动信息公开计划,及时公开列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信息,提高信息公开时效性。

(三)提升信息公开业务能力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人员职责和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强化信息公开意识,完善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考核范围内。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附件:济宁市渔业局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济宁市渔业局

                                  2018118

 

 

 

 

 

 

 

 

 

 

 

 

 

 

 

附件

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市直部门)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109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0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0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30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0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0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79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12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0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0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0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0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12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0

     1.当面申请数

 0

     2.传真申请数

 0

     3.网络申请数

 0

     4.信函申请数

 0

          5.其他形式

0

  (二)申请办结数

 0

     1.按时办结数

 0

     2.延期办结数

 0

  (三)申请答复数

 0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0

     2.同意公开答复数

 0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0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0

涉及商业秘密

 0

涉及个人隐私

 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0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0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0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0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0

四、行政复议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五、行政诉讼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六、被举报投诉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0

  (二)被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七、向图书馆、档案馆等查阅场所报送信息数

0

  (一)纸质文件数

  0

  (二)电子文件数

  0

八、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九、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1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4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1

     2.兼职人员数

 3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1

十、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1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0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4

注:各子栏目数总数要等于总栏目数量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