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暂无 主题分类: 体育
成文日期: 2021-04-23 发布日期: 2021-04-23
发布机关: 济宁市体育局 统一编号:
标  题: 济宁市体育局 济宁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与测试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发文字号: 济体综字〔2021〕19号 有 效 性: 0
发布机关: 济宁市体育局
主题分类: 体育
成文日期: 2021-04-23
发布日期: 2021-04-23
发布机关: 济宁市体育局
统一编号:
标  题: 济宁市体育局 济宁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与测试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发文字号: 济体综字〔2021〕19号
有 效 性: 0

关于转发《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与测试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济体综字〔2021〕19号


各县(市、区)教体局,济宁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济宁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市直各学校,各足球运动协会会员单位:

为规范全市青少年足球运动教学与训练工作,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技能,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健康发展,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与测试办法》。现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实施。

一、各承办单位要强化安全意识,按照省体育局、省教育厅通知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测试场地,为考生提供安全合格的器械、器材。测试前,提醒考生严格按照足球竞赛规则的要求检查装备,除去禁止佩戴和其他随身物品,并佩戴护腿板。

二、各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等级评定与测试办法进行测试,不得弄虚作假。

三、各承办单位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和责任。线下测试时,一旦遇到疫情风险级别提高,或出现确诊感染者等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测试,封闭测试场地,管控人员流动,及时上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附件: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与测试办法》的通知


济宁市体育局              济宁市教育局

2021年4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印发《山东省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与测试办法》的通知


各市体育局、教育(教体)局:

为规范全省青少年足球运动敎学与训练工作,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 技能,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健康发展,根据中国足协靑少年训练大纲、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省体育 局、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靑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与测试办 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实施。


附件:山东省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与测试办法


山东省体育局              山东省教育厅

2021年3月2日

山东省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与测试办法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靑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的评定对象、等级划分、评定内容与结果确定、综合测评、比赛认定、足球文化测试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工作。

评定工作坚持面向社会、自愿参与原则。

2评定对象

7-15岁身心健康的青少年。

3等级划分

3.1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划分为三段九级,对应关系为:

——七至九级为初级阶段;

——四至六级.为中级阶段;

——一至三级为高级阶段。

3.2足球技能等级评定宜从九级开始逐级申请,且应符合相应的年龄要求。想越级申请的,可在本段内越级申请。获得本段最高级别后,方可申请下一段各级别的等级评定。

4评定内容与结果确定

4.1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包括线下测评和线上测评两部分:线上测评即为网上足球文化测试;

线下测评分为综合测评和比赛认定两种方式,考生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任一种方式。

4.2考生线下测评通过后,可参与相应级别的线上测评。自山东省足协综合服务乎台公布线下测评成绩之日起,3个月内通过线上测评方可申请相应的足球技能等级证书,超过期限资格作废。

九级评定无需进行线上测评,且仅可通过综合测评方式进行等级评定。

5综合测评

5.1测评指标

综合测评包括体能、技术、比赛三个方面的评定指标。其中各个级别的具体评定内容及权重见表1。

表1综合测评指标及权重

体能测试和技术测试的评分标准见附录A,比赛评分标准见附录B。

综合测评总分=(评定指标得分x指标权重)。综合测评总分达到7.5 分及以上,即为通过相应级别的综合测评。

5.2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见附录C。

5.3组统流程

综合测评组织流程见图1。

图1综合测评组织流程图

5.4测试要求

组织単位:

5.4.1.1山东省足球运动协会、山东省学校体育协会具有综合测评的主办权,各市、县级足球运动协会具有综合测评的组织权,各市、县 级足球运动协会或符合相关规定的机构具有综合测评的承办权。

5.4.1.2承办单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在山东省足球运动协会综合服务平台上注册为山东省足协会员单位;

——应是依法成立的,在工商局或民政局备案的合法的公司、俱乐部、体育产业公司;

——具有相应的实施能力,符合、承认并承诺履行等级评定的 相关要求。

测试时间及人数:

不同等级的测试时间及人数要求分别为:

——初级阶段(七级至九级):每场次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人数30人;

——中级阶段(四级至六级.):每场次时间不超过12。分钟, 人数32人;

——高级阶段(一级至三级):每场次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人数22人(必须有两名门将)。

测试考官:

5.4.1.3所有参与测试的计时、记录员、评分专家等测评人员应为有一定足球专业知识,或者从事与足球相关工作的运动员、裁判 员、教练员、足球教师等。

5.4.1.4测评人员应在山东省足球运动协会网站注册会员并提交与足球还动相关的运动员证书、教练员员证书、裁判员证书等相关资质证明材料。

测试场地及器材:

5.4.1.5测试场地:为优质的天然或人工草场。

5.4.1.6测试器材:应为省足球运动协会认定的品牌器械及器材。

5.4.1.7器材数量及基本要求:包括不限于皮尺、足球、标志杆(桶、盘)、秒表、口哨、成绩记录表等,其上一级至三级测试使用五号足球、 四级至十级测试使用四号足球,标志桶不高于20厘米,标志杆不高于1.2米,小型球门高0.8米,宽1.2米,挡板高0.5米,宽1米。

5. 4.1.8每场测试具体器材数量见表2,

表2测试器材数量表

考生装备:

5.4.1.9生进行测试时,应穿着较为宽松轻便的运动服,夏天可穿运动短袖和短裤,胶底碎钉足球鞋。

5.4.1.10进行小场地比赛时应严格按照足球竞赛规则的要求检查装备,除去禁止侃戴和其他随身物品,并佩戴护腿板。

其他要求:

参加测试的考生宜有一定足球课学习或课余训练经历。测试应在较为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测试。

6比赛认定

6.1认定方法

不同年龄段的考生应参与不同规模的比赛:

——7-9岁考生可通过参与5人制比赛获得等级认定资格;

——10-12岁考生可通过参与8人制比赛获得等级认定资格;

——13-15岁考生可通过参与11人制比赛获得等级认定资格。

同年龄段比赛报名参赛队伍应符合以下要求:

——男子:

•省级:由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山东省学校体育协会、山东省足球运动协会主办的青少年足球赛事;

•市级:由地市教育局、体育局、地市级足球协会主办的青少年足球赛事;

•区县级:由区县教体局、区县级足球协会主办的青少年足球赛事。

——女子:

•省级:由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足球运动管 理中心、山东省学校体育协会、山东省足球运动协会主办的青少年足球赛事;

•市级.:由市教育局、体育局、足球协会主办的青少年足球赛事;

•县级:由县级教体局、足球协会主办的青少年足球赛事。 根据参与的比赛规模反获得的名次,每支球队可获得不同的等级认定名额,具体见表3。

3等级认定名额表

6.2组织流程

认定赛由山东省足球运动协会、山东省学校体育协会主办,各级足球运动协会可以委托其他在山东省足协综合服务平台上注册的团体会 员单位承办。具体流程如图2。

图2认定赛组织流程图

7足球文化测试

7.1测试内容

各级别足球文化的测试内容见表4。

表4足球文化测试内容

7. 2测试流程

考生进入“山东省足协综合服务平台”(网址:http://ww. SDFA.ORG.CN),注册会员并登录。

点击进入“山东省青少年足球等级评定足球文化网上考试",选择 相应等级的考题进行测试。

点击“开始答题''按钮,即可开始测试。答题结束后点击“提交答案”即可完成考试。

考试成绩现场公布。

1.3测试方法

所有等级测试知识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各级别的考试要求和及格分数分别为:

——初级阶段(七级至九级):每次考试20题(考生开始考试,系统随机从题库中抽取20道题,每次每个考生考试题都不相同),每题5分,答题时限30分钟。满分100分,60分即为合格;

——中级阶段(四级至六级):每次考试40题(考生开始考试,系统随机从题库中抽取25道题,每次每个考生考试题都不相同)每题4分,答题时限40分钟。满分100分,60分即为合格;

——高级阶段(一级至三级):每次考试50题(用户开始考试, 系统随机从题库中抽取50道题,每次每个考生考试题都不相同)每题2分,答题时限45分钟。满分100分,70分即为合格。

每人限一次补考机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联合内容保障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8000023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100号 鲁ICP备05021223号-1